第一〇九章 巡游黑龙江(3 / 3)
/p>
只要你帮淮海军干一天的活,就能给你相应的物资,而且淮海军还管你的吃住。
山林中猎人的生活其实是非常的艰苦。
经常是有了上顿没下顿。
而且遇到了俄国的探险队还会被猎杀或者抓回去做奴隶。
许多独行猎人在体验了淮海军的生活后都不愿意离开。
他们中的一些被招进了特战队,在这些猎人的带领下,淮海军的探索距离大大地增加了。
他们甚至摸到了北方的一处俄国人的据点。
灭掉了这个据点的俄军之后,他们一把火把这个营地烧掉。
除了特战队以外,远东的淮海军基本上处在防守状态。
建设才是他们的第一要务。
当然了,负责水师的鲍有志也不在此列,之前刘大海走的时候,就让鲍有志向黑龙江的上游探索。
不同于下游基本上都是游牧的部落。
中游的人口要多得多。
过了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的三江口地区,鲍有志已经能够在沿江的地方看到一个个小屯子。
康熙二十二年,清廷决定在黑龙江流域屯田,主要是为了抵抗沙俄的南侵。
这些世代居住在黑龙江流域的中国居民,就是当初屯田人的后代,他们中还有很多是当初被发配的汉人的后代。
但是后来黑龙江将军的府邸从江东迁到了南边。
清廷就渐渐放松了对这里的管辖。
当地基本上没有什么驻军,几次受到俄国人的骚扰,都是当地人自己组织民兵进行防御。
现在的黑龙江江东地区被称为江东六十四屯,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屯子,根据淮海军搞到的资料。
现在江东六十四屯有满族村屯16个、400户、3286人,汉族村屯14个、540户、5400人,达斡尔族村屯14个、280户1960人,共计44屯、1220户、人。
这些人放在南方也就一个小镇。
但是在黑龙江流域已经是难得的大型聚居区了。
鲍有志的船队,让靠近江边的屯子一阵慌乱。
因为鲍有志他们的炮艇跟俄国的人的一样,让这些屯子里的村民以为俄国人又来抢劫了。
等鲍有志他们登上了岸,一阵解释,才让这次本地居民放下心来。
当地人发现这些淮海军的人虽然穿的衣服奇怪,但是一看就知道是大清国的人。
鲍有志约见了屯子中的族长。
他们登陆的地方是几个汉族屯子,汉民的生活习惯还保留了下来。
至少在交流方面没什么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