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别威胁我,你现在还没有这个资格(10 / 15)
sp; 后来,渊盖苏文为了平息李世民的怒气,派人向大唐进贡白金,想以此缓和关系。
李世民当时也犹豫,觉得时机已失去,便想着暂时迷惑高句丽。
结果褚遂良又站了出来,引用春秋时期臧哀伯谏纳郜鼎的故事,劝谏李世民不要接受这份“不义之财”,认为接受了会有损大唐的国威。
李世民犹豫再三,最终拒绝了白金,还将高句丽的使者下狱。
这下倒是让渊盖苏文猜到了李世民的心思,早早有了准备,在高句丽境内广建城池,部署重兵。
导致大唐军队最后受到层层阻碍。
褚遂良不懂得什么叫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吗?
他在弘文馆十年,看过的书籍多了去了。
怎么可能不懂得这个道理。
而他所抓住的,就是所谓的礼仪、礼教。
以此来彰显他的官声和名望。
另外这个人排除异己,手段令人不耻。
贞观十九年,李世民远征高句丽回来后得病,刘洎担心,褚遂良却反而诬陷说刘洎打算行伊尹、霍光之举。
李世民也是老糊涂了,居然还真的相信了。
恐惧之下,刘洎请马周为自己作证,褚遂良却说马周包庇隐讳。
老糊涂李二又听信褚遂良谗言,将刘洎赐死。
不过他后来也将褚遂良罢免了,而这也仅仅是因为他要为李治铺路。
不过要说这个人反复无常?
还是太小看他了。
他所作的一切,其实都符合他自身的利益。
褚遂良也正是凭借着这些“敢谏”的事迹。
官声越来越高,官职也一路攀升,最终成为了贞观后期的重臣。
褚遂良似乎听出了温禾言语中的不善,却依旧保持着镇定,笑容不改地问道。
“高阳县子是觉得,这对其他学子不公?”
“难道不是吗?”
温禾反问。
“春闱是为陛下选拔人才,本该一视同仁,为何弘文馆的学子就能提前进入贡院,熟悉环境,而其他学子只能在考试当日才能见到考场?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公。”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