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跑荒火(1 / 5)
第453章 跑荒火
鲤鱼並非隨处可见的鱼类,卫淮和孟川自然也知道,这玩意儿,只能隨遇,
更多的时候,还是得以捕捞其它鱼为主,
操控柴油机掛子船的技巧经过三天的训练,卫淮和孟川都已经能掌握得很好。
第二天一早,两人往船上放了兜儿网和其余器具,准备开始今年的春捕。
见到卫淮和孟川上船,黑炭和馒头也纷纷跳了上去。
它们乘坐樺皮船的次数不是一次两次,对这样的环境很熟悉。
上船后,黑炭就在船中心,雄起起地蹲著,昂著头看著河面及四周。馒头则是就靠在边上。
白露鮭鱼来,寒露哲罗翻,立春棒打獐,雨水留鱼忙—
不仅仅是赫哲人,在山里游猎的鄂伦春人和北境靠水吃水的渔民都一样,鱼是他们生存必不可少的生存物资。
根据二十四节气来预测鱼类的状態行为,也是渔民们打小就学会的源於祖辈传承的经验。
卫淮这个外来者,有老葛的传承,也不例外。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每年春季是捕鱼的黄金季节,经过一个冬天的沉寂,坚冰融化之后,各种鱼跃出水面,是绝佳的捕鱼机会。
可以说开江后是一年里最忙的时期,也奠定了一年收成的好坏。
夏季休渔期,一般是鱼的產卵期,渔民利用这段时间修补渔船、捕渔网等,或是提前放置大网以备冬捕,此外还要对春夏季收穫的鱼產品进行加工储藏。
从白露开始的一个月左右是秋鱼汛期,渔民以捕捞大马哈鱼、鱘鱼、鲤鱼和鲤鱼为主,也包括一些杂鱼。
冬至前后,江面进入冰封期,也迎来了一年中最有特色的冬捕,
江上寒风凌冽,渔民通过凿冰眼、拉大网或用砍鉤钓鱼等方式捕鱼。
冬季的冰面冒著热气,狗鱼、细鳞鱼、哲罗等鱼种浮出水面,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天气里给渔民带来生机和希望。
渔民一年中的劳作大概就是这样。
卫淮和孟川,兴致勃勃地驾著渔船往下游走。
松江是一条在东北大地上极为重要的江河,卫淮听人说,似乎发源於长白山的白头山,一路流经吉林、黑龙江两地,少说跨越三千里地,从黑龙江下边的小县城同江匯入黑龙江。
沿途大大小小的河流无数,辐射面积非常广。
换句话说,卫淮有了这条柴油机驱动的五舱掛子船,只要油足够,能轻易去往很多地方。
无论是捕鱼还是打猎,都是一大利器。
四月下旬的荒野上春光明媚,太阳晒在身上暖洋洋的,令人浑身酥麻。
几只喜鹊落在江边桩柱上,嘰嘰喳喳地拉著呱,一边叫唤,一边在桩柱上来回跳跃,圆圆的肚囊如同一个充满气的皮球不停地弹跳。
黑色的尾巴在白色的圆球上一翘一翘的,恰似钟錶上的秒针一样灵活灵动。
一直以为喜鹊的头部和尾巴都是黑色的,只有近了才发现,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动的是亮亮的蓝光,也让这本就喜庆的鸟儿变得越发精灵。
还有几只乌鸦,时不时“鸦鸦”地叫几声,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哪里发现腐食,正在召集更多的同伴。
头顶上,一只老鹰在高高的天空翔,看上去只有一只麻雀大小。
它宽大的翅膀一动不动,慢慢悠悠地一圈圈盘旋,想必两只锐利的鹰眼正在搜寻著可以攻击的猎物,来解决他们的早餐。
卫淮驾著船,顺江而行,他没有赶得太急,看著周围的一切,心情很愜意。
孟川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