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四章 布局倭奴国(1 / 3)

加入书签

七天的时间,永康县热火朝天的工作,已经搭起来了一座两层的木制楼房!

道路的夯实,以及城墙的建设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武晓,你那边的水井还需要多少天?”

“将军,还需要三天,三天保证完成任务!”

已经是第二口井,南方的好处,打井比北方要容易一些,主要是地下水位相对浅一些,土质相对也更软一些。

打井工程有大有小,李严让人打的井不过七八米,相对难度不大,如果要打二三十米深的井,难度就很大,工程相对大很多。

打井正常的话出水后往下再打几米就可以了,永康这边挖了三四米就开始出水,每个地方不同,南方井浅,北方井深!

李严也联系到了三个乡,水稻即将收割,各乡寨都不愿意离开,李严在每个乡都派了一曲军士协助,负责其安全。

同时加大了巡逻的地方以及强度。

“将军,祖箭负责押送粮草以及各项物资来了,其中送来了军犬十条!

药物也送来了不少,包括雄黄粉!

祖箭交接完之后已经返回驻地!”

李严大喜,立马让的士兵将雄黄粉撒起来,南方的蛇虫鼠蚁太多了,每天都能打死老鼠,他虽然在丹阳的时候就适应了,不过依然极其讨厌。

军犬的到来使得巡逻更方便,李严也是放心了不少!

狗的嗅觉在夜晚之中能起到很大的作用,非常有助于巡逻。

永康县地势平坦,四面环山,其中与目前曹兵的驻地长山乡之间,有一条地势相对平坦的道路,这保证了永康与外界有比较便捷的沟通,也保证后勤物资比较容易运送到永康。

长山乡,后世的金华市所在,长山乡也在刘琮的规划范围,但是一步一步来,刘琮要完全平定山越,必然是步步为营,步步推进!

虽然耗时长,但是效果好。

长山乡和永康县的人口是差不多,还是以为长山乡的地理位置更好,地势更平坦,更适合农业发展。

“报!

将军,荡寇将军的情报!”

李严也是收到了刘琮的回信,看了看,李严兴奋了很多!

刘琮已经安排贾诩着手在诸暨,乌伤,长山乡,太末县等地建立大量的驿站!

刘琮麾下的邮驿建设对军队情报有极大的加成,这些一旦建设完成,使得山越的活动范围更小!

这也是刘琮有意为之的战略,刘琮并不希望会稽的山越向西边逃窜,有意让贺齐,李严缓一缓!

太末县的西边是衢州,衢州过去便是上饶了。

如果能压制山越向西南方向,则对刘琮的战略布局更好,上饶虽有驻军,但是数量并不多,整个上饶有两个营的驻军,分散在上饶的各个地方!

刘琮收到李严的消息之后,开始考虑会稽的情况,刘琮一边派人将信件送过去,自己带着典韦等人亲自前往山阴。

会稽的问题多,许多在刘琮看来是需要改革的,首先是句章县,鄮(ao)县,鄞(y)县三县需要进行重新划分。

刘琮打算取消鄮县,鄞县!

鄞,本意是指边界。

刘琮可是要向外扩张的,为了以后准备,刘琮准备将舟山附近的岛屿纳入句章县管理。

同时设宁波县,以及宁海县。

不过这些需要和盛宪商量,对于盛宪的态度,刘琮是有些猜不透的,虽然其与刘琮合作,但是总觉得藏着了许多东西。

刘琮是考虑中原的情况,作为一个穿越人士,自然要来一些不一样的攻略!

幽州地处北方,朝鲜半岛北部属于幽州。

刘琮已经在考虑,如果有足够的战船,且有穿越大海之能力!

刘琮准备直接进攻朝鲜半岛,这些地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