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四章 布局倭奴国(2 / 3)

加入书签

刘琮可不准备搞什么宗主国之类,从舟山到朝鲜半岛直线距离约七百公里左右,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远。

“盛老,这是我的想法,是否可行?”

刘琮将自己对会稽重新划分县域的想法说了一下,盛宪则在思考,刘琮也不着急!

不仅仅是宁波,在剡县西南设立吴宁,在长山乡设立金华!

金华之名,乃因地处金星婺女争华之地,故取此名。

“二公子能否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做?”

“无他,山越猖獗,如果要完全的平定山越,使百姓安居乐业,最好的办法是通过逐步压缩山越的活动空间!

设县修筑县城,安排驻军,山越活动范围小,也无法劫掠,长此以往,山越要不融入我大汉,要不就此消亡!”

盛宪还是在思考,东汉末年,如盛宪这类年龄较大的都比较挣扎,是效忠汉室还是效忠诸侯,刘琮也理解,刘琮没有朝廷就擅自划分县域!

刘琮言是为了百姓,刘表又有督四州军政之权,看似合理,还是有漏洞的。

“既然是为了百姓,老夫当然不会反对!

还需二公子与楚侯派人向朝廷禀明情况,相信朝廷也会理解楚侯与二公子的苦心!”

刘琮也是没有办法,只能点头称是!

启用盛宪是为了稳定,自然是有利有弊,盛宪当时是最适合的人选。

刘琮召见了蒋琬,祖郎,虞翻,董袭等人!

咨询意见,特别是虞翻,虞翻识时务,对刘琮非常看好,会稽虞家更是会稽的大家族。

“公子的意见非常好,翻以为对山越当徐徐图之,此前还担心公子急于求成!

至于句章,公子为何要如此划分?”

很显然,句章不是为了山越,句章三县都靠海,刘琮这样划分,虞翻也没有猜测是为了什么,在他看来,没有必要。

“虞翻可知倭奴?”

刘琮问道。

“公子是说昔日在光武帝时期以及安孝安皇帝期间来我朝求见过的倭奴国?”

“正是,倭奴国位于我扬州西北方向,从海上前往,约一千七百里!

我根据一些商人听说的传言,说如今倭奴国大乱,百姓民不聊生!

昔日倭奴国既然接受我大汉印绶,那便是应该是归我大汉管理,我大汉岂能让他们如此胡乱行事,琮准备在句章发展水军,待机会合适,一举出兵,将其重新纳入我大汉版图!”

刘琮义正严词的说道,虞翻未曾想到刘琮已经在考虑这样的事情了!

昔日倭奴国来大汉,倭奴国王献上百姓名册!

但是大臣以为,倭奴国在很遥远的地方,就放弃了!

虞翻也惊讶了,刘琮居然已经打探到距离了,一千七百里,说远不远,说近不近,从句章到长沙郡的岳阳,差不多也是这个距离。

“公子,有多大面积?”

“尚且不好估计,但是我听一些幽州的商人说,应该有扬州那么大!

而且他们的武器还比较落后,我大汉当开疆扩土,为以后的子民留下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虞翻听了颇为惊讶,居然有这么大,而且还是海岛,这可不小,如果真的能征服,这等开疆拓土之功,必然是留名青史!

刘琮在引导他们,东汉时期的科技,就算没有刘琮的加入,大部分科技都领先世界数百年,甚至千余年!

很多技术,东汉就开始运用,而欧洲等到十六七世纪才开始使用。

这一点便是儒家的问题,自汉朝以后,儒家成为主流,儒家并非其他学说,儒家或许能出安邦治国的人才,但是几乎未曾出现开疆拓土的情况!

儒家天天喊行王道,王道压根无法开疆拓土!

班定远弃笔投戎,收复西域,可惜朝廷这些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