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鹰翔递国书,请求派学子(1 / 3)
午钟三响,鸿胪寺外,丹雀飞鸣。
秋阳温润,玄京的天街在金色光影里延展,石板反射出淡淡的琉璃光泽。街道两旁,旗幡猎猎,玄鸟与鹰纹交错,象征着友邦与天朝的并立与交汇。
今日,是鹰翔使团正式递交国书之日。
自博览会盛典闭幕后,各国使团相继签下盟约、启程返国,唯独鹰翔使团延驻未行。他们的理由冠冕堂皇——需向本国转奏新约细节——但在暗流之下,所有人都明白,他们在等待某个时机。
那时机,便是今日。
鸿胪寺内,檐角垂铃,随秋风微微作响。秦如月身着深青朝服,袖口绣着细密云纹,她立于丹陛之下,静候来使。她目光温和,却藏着几分警醒——从她入主鸿胪寺起,接待外邦使节从未如此复杂。
殿内香烟袅袅,淡淡的檀香气在金壁玉柱间弥散开来。墙上悬挂着新绘《四海图》,其上玄朝疆域宽阔如云,北抵极海,南临炎土,东涉涛洋,西跨沙原。图中央,一道红色丝线标注“天玄之道”,正象征着新通商路的命脉。
不多时,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鹰翔国特使——格兰·修斯,求见!”
声音嘹亮而克制,透着某种练习过的敬意。秦如月心中微动,抬手道:“宣。”
金门开启,阳光随之泻入。使团三十余人,衣饰整肃,步伐一致。为首的格兰身披蓝金外袍,胸口绣有飞鹰展翅之纹,面容削峻,眸色浅碧,在阳光下似映着波光。他手中托着一卷鎏金封缄的国书,步步向前。
他行至殿中,单膝跪地,双手奉上。
“鹰翔王国恭请天玄皇帝圣安。吾国上下,敬慕天朝文明,愿遣皇族与贵胄子弟入太初书院修学,求问大道,以通中外之理。”
声音沉稳,语调诚恳,堂上鸦雀无声。
秦如月接过国书,微微欠身,唇角带笑:“贵国盛情,本朝自感欣慰。请少待,吾当转奏圣上。”
她转身离去,留格兰立于原地。殿中诸官目光交错,礼部尚书缓步上前,低声与格兰寒暄几句,气氛虽和,但无一丝疏漏的轻慢。
——玄朝的待客之道,始终稳如织机。
片刻后,内侍疾步入殿,宣旨——
“圣上允见,特召鹰翔特使入乾清宫面谈。”
格兰心中一紧,立刻行礼谢恩。
一路由内侍引领,穿过曲折的丹陛与廊庑,他感受到玄朝宫阙的深不可测。殿宇层层相叠,檐角如展翅欲飞,朱墙金瓦之下,一种庄严的秩序感令人不自觉地放低声音。
行至乾清门,秋风微拂,鼓声轻响。
殿门缓开,一片金辉照射而出。
宁凡端坐于龙案之后,神色安然。身着金丝玄袍,广袖垂地,眉眼之间自有威仪。他身后高悬“和光同尘”四字御书,墨势遒劲,笔锋中隐隐透出铁血之气。
格兰俯首叩拜。
“鹰翔国使,格兰·修斯,叩见天玄陛下。”
“平身。”宁凡语调温和,目光微敛,“久闻鹰翔之国,舟师精良,民勤于工,君尚契约。此番远来,辛苦了。”
格兰抬头,目光微颤。宁凡语气平淡,却带着无形的掌控力。
他稳了稳呼吸,取出国书副本,双手奉上:“陛下所赐盛会,令我邦上下无不叹服。我国王殿下,愿遣太子及六位贵族子弟入太初书院求学,以增邦交之谊,习礼、习工、习典章。”
宁凡未及答,只是微微一笑。
“求学之意,诚为善举。”他语声缓缓,“然学之道,不止学文。若心不正,虽学千卷,仍为桎梏。尔等若欲来玄朝求学,须守我朝律法,不得自专。”
格兰连连称是。
宁凡起身,负手而行,步履沉稳,金丝长袍曳地,声音自殿内缓缓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