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力挽狂澜 第三十节 巨炮时代(1 / 4)

加入书签

6战队很快就送来了答复,最多两天,等运送6战队的火炮,装甲车,以及下一批(最多的一批,足够支持两个6战师作战半个月)的物资送到之后,6战队就能稳住脚跟,并且逐步歼灭岛上顽抗的美军。

海军司令部在三个小时内的第三封电报在八点半来,电报内容只有一条,美国舰队正在做出准备(锅炉已经升火,这是出准备最明显的标志)除了八艘战列舰之外,还有二十多艘战舰将随同一起出。

第一特混舰队必须要在三日之内转移重点,将打击美国舰队放在第一位置。

谈仁皓早就在做这方面的准备了。

舰队的第一要务就是干掉敌人的舰队,确保制海权在自己手里,次要任务才是为6战队“服务”

现在敌人的舰队已经准备出了,第一特混舰队自然要转移重点。

当然,在确定具体的战术计划之前,谈仁皓还必须要获得更多的情报支持。

情报是6续送到的。

十一日下午,海军司令部送来了美国战列舰性能的数据情报。

在珍珠港里为锅炉加热的八艘战列舰分属四个级别。

“内华达”

号与“俄克拉何马”

号属于一个级别(“内华达”

级)两艘战舰都是在一战后期服役,“俄克拉何马”

号还曾经运送美国总统去德黑兰,参加停战谈判。

该级战舰在美国战列舰的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一战爆前,美国海军曾经做过一次试验,证明传统防护体系中的中等厚度装甲无法挡住无畏舰的大口径穿甲弹。

因此,“内华达”

级在设计的时候就采用了当时颇具争议的“重点”

防护设计(唐帝国海军也同期采用了这一设计)即在战舰的次要部位减少,甚至不设装甲,而在战舰的重点部位,比如炮塔,轮机舱。

指挥塔等地方最大限度的加强装甲。

在唐帝国与美国海军先(英国紧随其后)这种设计之后,其他国家海军也立即效仿。

因为建造年代久远(到24年地时候,两艘战舰都服役了近26年,并且都进行过中期改进)其性能已经被后来的很多战舰所越。

比如其装备的火炮口径仅356毫米,最大度2o5节(中期改进后达到了24节)装甲也略显薄弱(特别是装甲钢的质量已经落后了)“宾夕法尼亚”

号与“亚利桑那”

号属于同一个级别(“宾夕法尼亚”

级)两艘战列舰也在一战后期服役(当时很多人都因为美国大力建造主力舰而猜测美国会参战,也正是美国在战争期间大量建造主力舰。

结果让唐帝国不得不接受了美国的调停)实际上,这级战列舰是“内华达”

级的改进型(两级战舰几乎同时服役)其最大的改进就是全部换装三联装主炮(“内华达”

级有两座主炮炮塔是双联装)并且全部采用蒸汽轮机,因此“宾夕法尼亚”

级也成为了美国海军批全部以燃油为燃料的战列舰(“俄克拉何马”

号用地是往复式蒸汽机,仍然烧煤)两艘战舰都进行过中期改进,主要加强防护,增加水上飞机,撤掉了部分副炮等。

战舰的主炮口径356毫米(十二门)最大航21节(中期改进后达到了24节)装甲防御比“内华达”

级有所提高。

另外。

“宾夕法尼亚”

号还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旗舰。

“田纳西”

号与“加利福尼亚”

号属于同一级别(“田纳西”

级)这是“新墨西哥”

级战列舰的改进性,也是美国在一战后建造的第一级战列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