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章 市场应对,稳定客户群体(1 / 2)

加入书签

科研负责人站在门口,手里那份补充报告的纸角微微卷起,像是被反复摩挲过。林晚没有接,只是盯着主控屏上刚跳出的数据流——那条来自“恒通中转”的运输记录正闪烁着橙色预警光。

她听见对方说:“系统开始索要外部数据了。”

这句话像一块石头投入深井,没有激起回响,却让空气沉了几分。林晚没回头,只抬手调出另一组界面,将三类客户标签拖进优先回访框。她的指尖在屏幕上划过,动作稳定,仿佛刚才那句话只是日常汇报中的一行备注。

“我知道了。”她说,“你把测试日志归档到X-0982,加密等级升至三级。”

科研负责人顿了一下,转身离开。脚步声在走廊尽头消失前,林晚已经拨通了市场团队的视频通道。

十分钟后,六张脸出现在通讯面板上。有人刚擦过脸,脸颊还泛着水汽;有人领口歪斜,显然从床上被叫起来。林晚没等他们调整坐姿,直接开口:“现在所有人听清楚,我们不追技术源头,也不比算力高低。我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守住人。”

会议室里没人说话。一名女主管低头翻看提案文档,手指停在“老客户专属优惠”那一栏,迟迟没往下划。

林晚看着她,轻轻闭了下眼。

“心灵洞察之镜”开启的瞬间,对方脑海里的念头清晰浮现:“送折扣券?他们连算法都能重构,这点小恩小惠根本留不住人。”

林晚睁开眼,声音没变:“上季度我们收到多少条关于响应速度的投诉?”

女主管愣住:“不到百分之二。”

“那售后满意度呢?”

“九成以上五星。”

林晚点头:“他们的产品再快,能快过我们一个电话就上门的速度吗?技术可以抄,参数可以堆,但十年积累的服务网络,不是靠几块芯片就能复制的。”

她扫视一圈:“我们要让客户记住——买的是安心,不是参数。”

会议室气氛松动了。有人开始记笔记,另一名男成员主动提出:“我们可以按消费频次和历史服务记录做分层运营,对高价值客户启动一对一管家服务。”

“可以。”林晚说,“但别只盯着高端客户。价格敏感型用户最容易动摇,也最容易回头。一旦他们发现新品的实际体验不如预期,就是我们最好的召回时机。”

她调出客户流失趋势图:“接下来三天,所有老客户登录APP时,自动弹出专属服务入口。内容分三类:已购用户的免费延保升级、近三个月未复购的定向返现券、以及正在使用竞品的匿名回访邀请。”

“回访?”有人问,“直接问他们是不是买了新产品?”

“不。”林晚摇头,“问题要软。比如‘最近有没有尝试其他品牌的产品?如果有,最打动你的地方是什么?’‘用了之后,有没有哪一点让你觉得不如原来方便?’重点不是拉人回来,是听清他们为什么走,又失望在哪里。”

她顿了顿:“尤其是中途放弃使用的客户。他们才是最有价值的情报源。”

一名年轻成员举手:“如果客户不愿意透露细节怎么办?”

“那就用选择题。”林晚调出问卷模板,“选项设计要有引导性。比如‘操作复杂’‘售后响应慢’‘功能不符合预期’,但最后一项必须是‘其他,请填写’。很多人会在最后写真实原因。”

她下令:“启用独立加密通道,所有反馈数据直传我这里,命名规则统一为‘R+编号+类型’。不得使用真实姓名或企业名称,避免信息泄露。”

会议继续推进。优惠方案细化到发放节奏、推送时段和触发条件;客服团队开始培训应对话术;技术支援组同步准备远程诊断工具包,确保老客户遇到问题时能在十分钟内接入人工服务。

林晚全程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