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6章 线索初现,关联神秘势力(1 / 2)
屏幕右上角的通讯请求闪烁着红光,编号T-3。
林晚指尖在平板边缘顿了半秒,随即划开接入通道。加密认证通过的提示音刚落,T-3的声音便传了出来,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恒通中转三笔离岸转账的收款方,注册公司名为‘云启智联’,法人信息经核查为伪造。但资金到账后两小时内,通过三级跳转汇入瑞士一家信托基金,路径干净得不像普通商业操作。”
她目光落在主控屏左侧刚生成的资金流向图上。三条独立线路最终收束于一点,像被精心修剪过的枝蔓。
“继续。”她说。
“云启智联的注册地址是城南工业区B17号厂房,十年前属于诺维森国际的研发中心。”T-3停顿了一下,“这家公司你可能有印象——2013年突然撤出云都,所有设备连夜清空,没走任何报备流程。当时产业局备案记录里只写了一句:‘因不可抗力终止运营’。”
林晚的手指滑动,调出该厂区的历史档案。画面切换成灰白影像,几栋低矮建筑静立在荒草之间。她放大B17号厂房的角落,发现屋顶曾安装过大型冷却机组,而这类装置通常只为高密度运算设备服务。
“他们当年做过什么项目?”
“公开资料查不到。”T-3的声音压低了些,“但我从旧年报里翻到一条备注:‘诺维森申请过跨终端行为建模实验许可,因伦理审查未通过被驳回’。后来再无消息。”
林晚沉默了一瞬。她想起R-0037用户的反馈——“它好像知道我会选什么”。
这不是巧合。
她迅速切换权限界面,输入一组密钥,进入联盟内部黑榜数据库。页面加载缓慢,几秒钟后,“观察级实体”分类下浮现出一个条目:诺维森国际,标注内容极少,但其中一句引起她的注意——“疑似掌握非监督式用户意图预判技术”。
她将这行字与科研团队此前提交的技术分析报告并列对比。对方新产品的学习模型无需标注数据、能实时修正推荐逻辑、甚至可以根据微表情调整交互节奏——这些特征,全部吻合。
“T-3,把云启智联的所有关联企业查一遍,尤其是近三个月内变更过经营范围或股东结构的。”
“已经在做了。”对方回应,“目前发现两家物流公司、三家电商平台商户与它的银行预留联系方式一致。更关键的是,这些商户的首批订单客户,恰好覆盖了我们流失最严重的五个区域。”
林晚眼神一凝。
这不是随机投放,而是定点测试。
她调出市场波动曲线,重新审视新品上线以来的数据变化。初期推广极其克制,仅在特定社区小范围铺货;两周后,随着用户反馈积累,投放量才逐步上升。整个过程像在验证某种假设,而非急于抢占市场。
她忽然意识到什么,快速翻看R系列问卷的原始记录。果然,在已提交的四十七份匿名回访中,有十三条提到“系统总在我不经意时推送我刚想到的东西”,六人表示“感觉被盯着”。还有一条写道:“昨天我在朋友面前随口提了一句想换咖啡机,今天打开APP就弹出了同款商品页面——可那句话根本没上网。”
林晚关掉列表,转向技术溯源模块。她将“诺维森”的历史专利摘要导入分析引擎,与“启元科技”产品代码中的核心算法进行匹配。进度条走到百分之八十二时,屏幕上跳出提示:存在高度相似结构,相似度达百分之七十六。
尽管不是完全一致,但这种程度的重合,在独立研发体系中几乎不可能出现。
她重新看向B17号厂房的卫星图像。这片区域电力负荷近期确实异常,但供电局记录显示,名义用电单位是一家从事智能仓储改造的小型企业。而这家企业的成立时间,正是诺维森撤离后的第三个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