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大佬话要听(1 / 2)
其中《命令与征服》可以说是一个典型,前期的时候ea依靠着它获得了足够的利益,在没有利用价值之后,游戏就被ea打入了冷宫。
到现在很多骨灰级的老粉心都被伤的透透的,《命令与征服宿敌》已经被传很长时间了,到现在还没看见影子。
因此,ea也被海外玩家戏称为“韭菜收割机”
。
对于玩家们的抱怨,ea在近些年来是终于重视了起来,但是其利益至上的模式还是没怎么改变,一方面很多的经典《极品飞车》《模拟人生》《fifa》《战地》等等,顶级的质量让我们玩的不亦乐乎,一方面,《植物大战僵尸2》不尽如人意,前边说的《命令与征服》等等,被ea毁掉的经典也不在少数,可以说玩家们对于它是又爱又恨。
其中最过分的就是,对于一些元老级的开商,丝毫不在意他们曾经的辉煌和公司立下的汗马功劳,没有利用价值就会被解散,典型的资本主义思想,压榨你最后一点潜力,丝毫没有人情味可言。
这对于公司展无可厚非,但公司是人开的,不是一个高执行力,高效率的机械开的。
人之所以称之为人,更重要的是多了一点人情味。
事实上,不止是ea,许多游戏工作室在被大公司收购之后,最终都走上了解散的道路。
一方面,大公司会影响独立工作室的创作。
拿ea举例,其在收购工作室之后,都会要求工作室使用寒霜引擎进行游戏开,这对于有习惯的游戏引擎开者来说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独立工作室本身的构造。
一个成功的团队,大都依靠着一两个核心制作人,一旦核心制作人离开,整个团队的水平将会大幅度下降。
许多工作室在被收购之后都出现了核心制作人与公司理念不和离职的事件,这也使得许多工作室实际上在被正式宣布解散前,已经是处于瘫痪状态。
而除此之外,恶意收购也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
一些大公司收购独立游戏工作室,往往看中的只是其核心制作人。
在收购完成后,会将原有的团队进行打散重组,进入不同的部门和其他团队工作,调走核心人员。
ea有许多为人诟病的政策,其中就属对开商的高压政策最恶名昭彰。
ea喜欢收购小规模的开商,却不太喜欢给他们机会。
一旦ea现无利可图,就会悍然要求对方终止开。
如果开商暂时没有推出新作的能力,ea就会接将其解体与重组,同时资遣部分员工,无视他们过去的资历与荣光。
这些作法让ea声名狼藉,老玩家尤其愤怒。
以创世纪系列闻名的开商为例,ea于1992年收购后,便开始对他们施压,要求他们尽开《创世纪8》与《创世纪9》,无视元老人物理查.盖瑞特(richardgarri0tt)的反对。
这两款游戏被迫仓促推出,却因为压缩开时间导致质量低落,被玩家骂翻天。
最后ea宣布终止创世纪本传的开计划,一代经典就这样黯然而终。
另一个例子是牛蛙的游戏《魔法飞毯2》。
魔法飞毯曾经是牛蛙公司的名作,ea收购牛蛙后就开始干涉开进度,要求他们必须将游戏如期推出。
牛蛙为了赶上截止期限而搞得人仰马翻,最后游戏虽如期推出,却有许多致命bug没抓干净,使得游戏评价直直落。
ea的举动激怒了牛蛙的席设计师,彼得.莫利诺(peter01yneux),导致后者于隔年离职,让牛蛙少了一门大将。
ea是个非常大的游戏企业,而且有贯彻目标的决心。
为了公司展,ea愿意砸大钱投资开商,不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