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亚圣之威连番败退的翰林(1 / 2)

加入书签

青云楼,夫子庙内最高的建筑之一。

站在楼顶正好可以将庙宇和孔子雕像前的景象收入眼中,可以清楚地看见雕像前分列两旁的翰林和儒生。

朱元璋向四周眺望,除了孔子雕像周围的辩论之地,其他地方都聚集了不少读书人,翘首以盼辩论的内容。

他抚抚自己的胡须道,“谁说读书人不喜欢凑热闹,这不都来了?咱看看着,比庙会的时候还要热闹几分。”

一旁的朱标只是笑着解释,“父皇,若只是翰林和山东儒生的辩论,倒也不至于聚集这么多人。

底下的士子们还是想要亲眼见识亚圣出场,好奇他和五弟会辩论什么内容。”

李谦等翰林多是以南方人士居多,和北方儒生的较量,在很多人看来颇有南北文运之争的意思。

“皇爷爷,怎么没看见五叔啊!”

,朱雄煐趴在栏杆上,睁大了眼睛找寻着朱橚的身影。

可看来看去,就只有李谦等穿着士子服饰的翰林。

朱橚的皇子服饰应该很显眼,一眼就能认出来。

“应该快来了吧。”

,朱标稍有点疑惑,为何朱橚不和翰林站在一起。

“他不是比咱离宫还早吗?怪了,这小子总不是怕了吧?”

,朱元璋为了今日的辩论还特意给翰林多放了一天假,自己则是带着朱标和朱雄煐早早地等在青云楼上。

“父皇,五弟应该不至于怯战吧。

据说辩论分为两场,一场五个翰林轮番上阵,二场才是他和亚圣辩论。

说不定五弟还在准备,第二场的时候才会出来。”

,朱标稍有点迟疑了,可他只能等着。

青云楼下,不时地有机灵之人跑过来,想要登楼以观看辩论现场。

虽然辩论内容会源源不断从里面传出,可总没有亲眼看着真实。

“散开!”

可他们无一例外都被门口的禁卫所阻拦,只能灰溜溜地离开。

倒是散班过来的李善长等朝臣,猜出里楼里是什么人,通报之后得以进去观看辩论现场。

随后有不少过来的大臣,照模学样地进去。

孔子雕像之前。

第一场辩论的第一轮辩论,刚开始就达到了白热化。

“圣人无错?非也,圣人偶尔不慎。”

出战的翰林举出《大学》中,朱熹对某个句子的注释,明明白白地告诉对方,朱熹标注有问题!

山东儒生立刻反驳,“亲民,改为新民,何错?新者,自我更新者,乃自新之民。

使民更新,教民向善。

孔传曰,居顺天命,为民日新之教。”

孔传乃南宋右朝议大夫,孔子第四十六代孙,此处用的是《尚书·周书·康诰》:弘王道,安殷民,亦所以惟助王者,居顺天命,为民日新之教。

出战的翰林只是自信地摇摇头,“非也,新者虽不至于谬误,可含义却差了许多。

先生曾教导过在下,此亲者,乃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

更是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正如孟子所云,亲者乃是仁之,教化百姓有君臣之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亲者,教化、养育之含义缺一不可,如此看来朱圣之新者,含义便觉偏了。”

此言出口,对战的儒生便哑口无言了,并非是他无法应对。

而是他从来不会以圣人出错来思考,只觉得自己思考地不够深入,不理解圣人的意思。

这番话很快传出庙宇之外,让所有的读书人陷入了短暂的寂静,随后就是沸腾不已。

圣人也会出错?

在很多读书人的心中,何尝不是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