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这来人已经把孩子安排上了?(1 / 4)

加入书签

    固态电池有自己的优势,未来可以作为锂硫电池的补充,现在就交给其他人卷吧,许青舟还是钟情于锂硫电池。

    就算固态电池跟不上节奏,他们实验室的某些技术也能做到反哺,把速度提上来。

    喝完茶,许青舟...

    许青舟站在研究所的顶层,俯瞰着城市灯火。他心中清楚,尽管团队取得了巨大成功,但科学探索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此刻,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将超导技术与生物医学结合,开发一种能够实时监测人体细胞状态并进行精准治疗的设备。

    “许教授,您在想什么?”宋瑶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她手里拿着一份最新的实验数据报告,脸上带着些许疲惫却掩饰不住兴奋。“我刚看了我们之前关于量子点的研究,发现如果将其应用于生物领域,或许可以解决很多传统医疗手段无法触及的问题。”

    许青舟转过身来,接过报告仔细翻阅。“不错,这个思路很有潜力。”他点点头,“不过,这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尤其是生物学方面的支持。我们需要找到一位擅长分子生物学的专家。”

    赵升文正好经过,听到两人的对话后停下脚步:“你们在讨论什么?听起来很有趣。”许青舟简要介绍了他们的想法,赵升文沉思片刻后说道:“我认识一位叫张婧的博士,她在分子生物学领域颇有建树,或许可以邀请她加入我们的团队。”

    于是,三人决定立刻联系张婧。通过邮件和电话沟通,他们向张婧详细阐述了这一创新性项目,并表达了希望合作的意愿。起初,张婧对这个看似天马行空的想法表示怀疑,但在看到许青舟团队以往的研究成果后,逐渐被说服。最终,她答应参与进来,共同开启这项前所未有的挑战。

    ---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四个团队紧密协作,各自负责不同的部分。许青舟带领物理团队专注于超导材料的设计与优化;宋瑶则继续改进量子点技术,使其更加稳定且易于集成;赵升文和兰娣承负责开发新型电解液,以确保整个系统的能量供应高效可靠;而张婧则带领她的团队研究如何将这些技术与人体细胞相结合,实现精准诊断与治疗。

    然而,项目的推进并不如预期般顺利。在一次关键实验中,量子点与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出现了异常现象,导致整个系统彻底崩溃。实验室里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为什么会这样?”宋瑶看着屏幕上的错误提示,眉头紧锁。许青舟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别着急,我们重新梳理一下流程,看看哪里可能出了问题。”

    经过连续几天的排查,他们终于发现问题根源在于量子点表面修饰层的化学稳定性不足,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发生降解,从而引发连锁反应。针对这一问题,许青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利用自组装纳米结构构建更稳定的保护层。

    与此同时,张婧团队也遇到了瓶颈。他们在尝试将量子点引入活体细胞时发现,部分细胞表现出强烈的排斥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