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这来人已经把孩子安排上了?(2 / 4)

加入书签

应,甚至出现了死亡的情况。这让整个项目陷入了停滞状态。

    “看来我们必须深入理解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才能找到合适的递送策略。”张婧皱眉说道。赵升文建议道:“也许我们可以借鉴仿生学的理念,设计一种模仿天然病毒外壳的载体,既能有效包裹量子点,又不会引起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随后,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展开新一轮攻关。许青舟负责理论计算,预测不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宋瑶则着手合成新材料,验证其性能;赵升文和兰娣承调整电解液配方,为新系统提供更强的支持;而张婧则带领团队进行大量细胞实验,评估各种方案的实际效果。

    ---

    时间飞逝,转眼间已经过去半年。在这段时间里,团队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终于,在一次深夜实验中,他们观察到了令人振奋的结果??量子点成功进入目标细胞,并且没有引发任何不良反应!

    “成功了!”宋瑶激动地喊道。所有人都围拢过来,盯着显示屏上的图像。那些闪烁的光点仿佛在诉说着人类科技突破的新篇章。

    然而,许青舟并没有因此放松警惕。“这只是第一步,”他冷静地说道,“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测试其在动物模型中的表现,同时优化整体系统的能耗与便携性。”

    于是,团队再次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们选择了一种小型哺乳动物作为实验对象,逐步验证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经过数月的努力,他们终于开发出一款原型机,可以实时监测动物体内特定区域的细胞活动,并根据需要释放药物或实施其他干预措施。

    当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时,全球科学界再次为之轰动。许多顶尖医疗机构纷纷表达合作意向,希望能够将这项技术尽快应用于临床实践。

    面对外界的赞誉,许青舟依旧保持低调。他深知,这只是漫长科研旅程中的又一个起点。在未来,他还计划将超导技术与其他前沿领域相结合,探索更多未知的可能性。

    某天晚上,许青舟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翻阅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那是他学生时代留下的记录,上面写满了各种奇思妙想。其中有一条吸引了他的注意:“假如有一天,我们能用超导技术改变大脑的工作方式,会不会让人类变得更聪明?”

    他微微一笑,将这句话记在心里。或许,下一次,他将带领团队朝着这个方向迈进……

    许青舟站在研究所的顶层,俯瞰着城市灯火。他心中清楚,尽管团队取得了巨大成功,但科学探索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此刻,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将超导技术与生物医学结合,开发一种能够实时监测人体细胞状态并进行精准治疗的设备。

    “许教授,您在想什么?”宋瑶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她手里拿着一份最新的实验数据报告,脸上带着些许疲惫却掩饰不住兴奋。“我刚看了我们之前关于量子点的研究,发现如果将其应用于生物领域,或许可以解决很多传统医疗手段无法触及的问题。”

    许青舟转过身来,接过报告仔细翻阅。“不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