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航天所成了卫星公司(1 / 2)

加入书签

滨城航天技术研究所,1977年由航空航天工业部创立,后来因为航空航天工业部撤销,划归到北江省,后期又划归航天科学院。

但是因为一些历史原因,其实一直归属滨城飞机制造公司和滨城市政府共同代管。

之前,根据滨城市方面的意见,已经拟同意将该研究所整体划归央企滨城飞机制造公司。

但是,该所广大干部职工不同意被划归到亏损严重的滨城飞机制造公司。

所长兼党委书记顾大庆多次去省里和京城奔走,表示不愿意被合并到滨城飞机制造公司。

因为顾大庆是国家卫星技术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人大代表,有一定的影响力。

在参加两会期间,顾大庆院士主动与孙国华谈了滨城航天技术研究所的问题。

不了解不知道,这一了解,属实让孙国华震惊了,原来滨城还有这么牛逼的一家科研单位。

滨城航天技术研究所,已经能够独立完成卫星的设计与研制能力,目前正在与北江工业大学合作,共同研究卫星射技术。

因为这些年,该研究所一直属于婆婆不疼舅舅不爱的尴尬地步,无论是科研经费,还是工资待遇,普遍偏低,于是他们挥自力更生的精神,独立研了商业卫星从设计到研制到射的全套技术,目前苦于没有后续资金,处在了比较尴尬的点上。

其实,孙国华对卫星和射以及运营这些也是一点儿不懂,他又在京城特地咨询了解了一圈,确定了顾院士所讲的确实没错,应该全力支持。

回到滨城后,市委书记孙国华和市长杨玉柱专门听取了顾大庆院士的汇报,并同研究所的管理团队一起研究了他们的今后道路。

研究所的意见是希望划归滨城市,并且获得一定的科研经费。

孙国华说:“顾院士,各位同志们,我的意见是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

滨城航天技术研究所的干部和科研骨干们一脸诧异的望向孙书记。

孙国华说道:“顾院士和我谈完以后,我也在京城多个单位进行了必要的了解,同时也对国外该领域的的研究和运作模式做了一些了解。

结合实际情况和我国国情,我意见,既然我们主攻的是商业卫星,那么干脆,我们就做商业卫星。

改制,以市场的方式来做。

改制,不是要把你们推到市场就不管了,恰恰相反,我们是为了更好的进入市场而改制。”

孙国华先把重点讲明白:“滨城市将为你们成为我国第一家商业卫星公司而注资一个亿。”

一听孙书记说一个亿,在场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孙国华继续说道:“是的,一个亿,你们没有听错,我刚才说了,不是单纯的把你们推向市场,滨城市政府以后将是你们最大的股东,而你们个人也将成为股东,我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用不上几年,我们自己的商业卫星就能上天,进行市场化运作……”

孙书记的想法太前了,即使是这些科学家们也是在快的理解中。

“先不着急,这是我的意见,你们也再考虑一下,我就是想起伟人的那句话——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想法提出来了,剩下的就交给顾院士他们了。

本以为这件事儿没有个一年半载不会搞定,可是谁也没想到,顾大庆第二天就来了,滨城航天技术研究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已经通过孙国华的方案。

滨城飞机制造公司现在自己也是经营困难,连年亏损,根本没有资金帮助滨城航天技术研究所改制,于是主动撤出。

在滨城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滨城航天技术研究所顺利改制,新名称:北江卫星股份有限公司。

在国家科技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瑞林的帮助下,获得了技术扶持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