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失败不可怕,重新再来就是了(1 / 2)
“王大匠,几位师傅,冒昧打扰了。”夏沐拱了拱手,脸上带着几分歉意。
“哪里的话!大人能来,是我们这蓬荜生辉啊!”
王大匠热情地将夏沐往里引,
“大人今天来,不知是为了何事??”
夏沐苦笑一声,摇了摇头。
她没有绕圈子,直接开门见山,将情况全盘托出。
“可结果……十个坛子,一个没成,全都发了霉。”
“我实在是想不通,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所以特来向各位大匠请教。”
说完,她对着几位匠人,深深地鞠了一躬。
“还请各位不吝赐教!”
几人不过是白身,哪敢受夏沐的礼,连忙避开。
王大匠听完,抚着胡须,非但没有嘲笑,反而露出了温和的笑容。
他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
“夏大人,您这法子,听着是干净,是讲究。”
“可老朽斗胆问一句……”
“您这坛子里,可曾放了‘母水’?”
母水?
夏沐一愣。
这个词,她似乎在刷制作视频的时候见到过。
见到夏沐脸上的疑惑,王大匠摇了摇头:
“看来大人是真不知道了。”
夏沐也不觉尴尬,这次她来就是为了求教。
她朝王大匠拱拱手:
“我确实不知这‘母水’是什么”
王大匠思考了片刻,很快想到了一个通俗的举例。
“大人,您想啊,这新妇嫁人,需要媒人牵线,这新兵上阵,需要老兵带领。”
“咱们这发酵的行当,也是一个道理。”
他指了指院子里那一排排巨大的酱缸和醋坛。
“万物发酵,讲究一个以老带新。”
“这母水,便是这个可以带头的老兵!”
“您想做酸笋,就得先有做成了的酸笋留下来的老汤。
您想酿醋,就得有老醋做引子。
没有这个引子,您那一坛子冬笋,确实有一定机会酿出酸笋,但是更大的可能就是酿坏了!”
黄大匠举的这个例子十分的生动,夏沐一下子就听明白。
她的大脑飞速运转,将这些词汇与自己脑海中的现代知识,疯狂地对应起来!
所谓的母水,应该就是菌种。
在其他菌种还没生长发育的时候,先投入大量有益的、强势的乳酸菌。
让它们在无氧环境里迅速繁殖,占据绝对的数量优势,从而抑制其他所有杂菌的生长!
原来如此!
她之前实验的那十坛冬笋之所以都变质,就是因为杂菌太多了。
父亲说的水土,应该也是同样的道理。
不同的地方,空气和水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群落是不同的!
所以用同样的方法,在不同的地方,因为环境中的“初始菌种”不同,最后发酵出来的风味和结果,自然也千差万别!
通了!
一切都通了!
这不是玄学!
这其实就是最原始的科学!
是古人通过千百年实践,总结出来的微生物应用科学!
夏沐语气有些激动:
“我明白了!我彻底明白了!”
不过,她很快就想到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对了,那不知道王大匠你这里,可有制作酸笋的母水?”
“我想向您买一些!”
王大匠先是一愣,随后苦笑着摇了摇头。
“夏大人,您这是说的哪里话!”
“不过是一些不值钱的母水而已,算得了什么金贵东西!您看得上,是给了我们这些粗人天大的面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