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避子汤(3 / 7)
……”
她心头剧震。
谢云章虽死多年,但其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尤以礼部为最。若真有人借修史之机篡改圣旨、抹黑忠臣,则不仅动摇国本,更将彻底玷污周怀安等人用性命换来的清议空间。
她立即进宫面见太后。紫宸殿内,檀香袅袅,太后端坐凤椅,神情莫测。
“陆卿以为,此事当如何处置?”
“请开‘史狱’。”陆知远直言,“设特使司,彻查近二十年来所有官方修撰之书,凡涉明经社、周怀安、赵昭诸事者,一律重审来源,核对原始档册。若有伪造、删改、隐匿者,不论品级,皆按欺君论处。”
太后沉默良久,终点头允准。
于是,“史狱”设立,由陆知远领衔,调集翰林院老学士、御史台铁面官共十二人组成审查团。他们封闭档案库三个月,逐卷比对,最终查出礼部侍郎王缙等人勾结前阁老余党,私毁周怀安奏疏原件,另造伪本塞入国史;又发现户部某员外郎竟将雷州海堤工程记为“民间自发修建”,妄图抹去新政功绩。
此案震动朝野,牵连三十余人,六部为之震荡。新帝亲临朝堂宣判:“凡篡改史实、淆乱是非者,贬为庶民,永不叙用。”并下诏立碑于国子监门前,铭曰:“史不可伪,言不可欺,天地有眼,人心自知。”
风波暂定,然陆知远心中仍有一结难解。
那晚南屏山相见,素衣女子言辞恳切,举止清明,可她终究未曾留下姓名,亦未说明去向。世间只知她存在,却不知她是谁。这般神秘,反而助长了坊间传说??有人说她是周怀安的女儿,有人说她是天女下凡,甚至有寺庙开始供奉“白衣文母”,称其手持《明经纪闻》可避灾祛病。
陆知远深知,信仰一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