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这是在做什么(4 / 7)

加入书签

然而,虚拟环境的深度依赖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最大的挑战是“感知延迟”

和“模拟眩晕”

尽管技术已非常先进,但在快移动或系统复杂运算时,仍会有毫秒级的延迟,这种细微的不协调感偶尔会打破演员的沉浸感,甚至引起轻微的头晕或恶心。

纪怜淮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动作节奏和感知预期,去适应系统的特性。

此外,长时间佩戴沉重的vr设备和高精度传感器,对体力和颈部肌肉也是不小的负担。

基地配备了专业的理疗师,每天排练后为纪怜淮进行放松按摩和体能恢复。

在虚拟排练渐入佳境的同时,郁尧和王越泽那边的调查工作也在紧张进行。

通过对捕获的攻击代码碎片和那张神秘图像的深入分析,他们获得了几条关键线索:

第一,攻击代码中使用的加密算法,与五年前一桩悬而未决的、针对“星际文化遗产数字库”

的未授权访问事件高度吻合。

该事件中,数个保存有高危或争议性星际文明数据的服务器遭到渗透,部分数据被复制或篡改,但当时未能追踪到攻击源。

这将“遗物会”

的活动时间线向前推了至少五年,表明他们是一个有历史、有预谋的组织。

第二,对图像中那只戴着白色手套的手进行了增强分析和数据库比对。

虽然无法确定具体身份,但手套的材质和腕部的一个模糊标识,与某个高端、定制化考古勘探装备品牌的产品特征相符。

该品牌的客户群非常小众,多为财力雄厚的私人收藏家、独立研究员或某些背景复杂的基金会。

这为追踪“遗物会”

成员的身份提供了一条可能的路径。

第三,王越泽试图反向追踪信号路径时,现对方使用了高度匿名的“数据骡子”

网络和区块链技术来掩盖行踪,手法专业且成本高昂。

但他也捕捉到一丝微弱的、指向某个位于“边缘星域”

的自由港空间的数字指纹。

那里是法律监管的灰色地带,各种势力盘根错节,是进行秘密交易和活动的理想温床。

这些信息被秘密共享给了星际刑警组织相关部门,但官方调查需要时间,且可能受到各种政治和外交因素的制约。

郁尧判断,短期内不能完全依赖外部力量,必须加强自身的防范和情报收集能力。

他增派了更精干的安保人员,以各种隐蔽身份渗透到新江户城的关键信息节点附近,进行线下监控和情报搜集。

基地内部,山田主管领导的安保团队也加强了措施。

不仅对内部人员进行了新一轮的、更严格的背景审查和心理评估,还对基地的所有进出口、通风管道、数据接口进行了物理安全加固和24小时动态监控。

他们甚至模拟了几次突安全事件进行演习,以确保应急响应流程的顺畅。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安全感,但也让基地的生活更显封闭和紧张。

在虚拟排练进行到第二周时,西园寺导演决定尝试一场更具挑战性的戏份——“星”

次成功解读部分外来记忆烙印后,产生的强烈情感共鸣和随之而来的意识恍惚状态。

这场戏需要纪怜淮在虚拟环境中,体验一种非现实的、如同梦境或幻觉般的感知扭曲。

技术团队为此特别设计了一段“意识流”

场景。

当“星”

在虚拟驾驶舱内触碰某个关键数据接口时,周围的环境开始溶解、变形。

冰冷的金属舱壁变得柔软、波动,仿佛生物组织;窗外的星云不再是遥远的光点,而是化作流淌的色彩河流,向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