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9章 资本的嗅觉(2 / 2)
协议中明确约定最低采购承诺和市场份额目标,如果VhI在约定时间内无法达成,独家代理权将自动转为非独家或部分终止。第二,独家代理权需要一个合理的期限,例如五年,期满后根据合作成效再行续约谈判。此外,军用及特定政府大单,风驰保留直接参与和技术对接的权利。”
这个回应既满足了VhI的核心需求,又为风驰设置了保护性条款和未来灵活性。老冯·霍恩海姆在电话那头沉默片刻,表示接受这个谈判方向,并要求双方团队加速推进合同细节磋商。
然而,最深层、也最危险的暗流,来自于那些掌控着全球资本流向和产业命脉的顶级财团与跨国投资机构。他们看到的,不是一两款产品的销售代理权,而是整个低空经济生态系统的底层基石,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
几天后,通过程墨和国内顶尖投行牵线,数家在全球科技投资领域如雷贯耳的名字,向关翡和李钧发出了会面邀请。其中包括了管理着数千亿美元资产的加州科技基金、总部位于纽约的老牌私募股权巨头,以及背后有中东主权财富基金支撑的全球创新投资平台。
这些会面,不再局限于具体的产品,而是直接指向了风驰前沿最核心的资产专利池。
“关先生,李总,我们非常欣赏风驰在eVtoL领域取得的技术突破。”一位硅谷顶尖基金的代表,在视频会议中语气平和却目光锐利,“我们认为,低空经济的未来,取决于一个开放、共赢的技术生态。风驰的专利库是构建这个生态的关键。我们希望能够探讨一种深度合作模式,比如,由我们牵头成立一个国际低空技术专利联盟,风驰以专利入股,共同制定合理的授权费率,向全球范围内的制造商和运营商进行授权。这将最大化专利的价值,也能加速整个行业的发展,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研发和专利摩擦。”
这话听起来冠冕堂皇,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野心:他们想通过资本的力量,将风驰的核心专利“池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掌控技术扩散的节奏和利益分配,甚至可能稀释风驰对技术的绝对控制权。
另一家私募巨头的提议则更加直接:“我们可以对风驰前沿进行一笔巨额的战略投资,估值可以非常优厚。条件之一是,风驰需要将其专利组合进行单独剥离估值,并允许我们参与这部分资产未来的资本运作,例如独立上市或引入更多战略投资者。”
这些提议,让关翡和李钧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些资本巨鳄能量巨大,若能合作,可以借助其全球网络快速推广技术标准,压制竞争对手;但若处理不当,也可能引狼入室,导致核心技术控制权的旁落。
“专利是我们的护城河,也是我们参与制定游戏规则的底牌。绝不能轻易让人染指,更不能被资本捆绑。”关翡定下基调,“但是,完全拒绝合作,也可能让我们陷入孤立,独自面对来自传统航空巨头和其背后资本的联合绞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