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花魂琴心(2 / 3)
光下静静绽放,无甚异样。
第二夜,他奏的是《阳关三叠》,魏紫花瓣上的露珠似乎比往常更多了些。
第三夜,月明如昼,张逸焚香净手,凝望魏紫许久,方才落指。这一次,他弹的是一曲从未有人听过的《离人怨》。琴声初起,如少女怀春,羞涩缠绵;继而如离别在即,难分难舍;最后如望眼欲穿,肝肠寸断。
琴音缭绕,园中其他牡丹纷纷低垂,似是不忍卒听。而那株魏紫,竟在月光下微微颤动,花瓣上的露珠滚滚而落,犹如泪滴。
一曲终了,余音袅袅。张逸轻叹一声,正欲收琴,忽见魏紫花心放出柔和紫光,光芒渐盛,从中走出一位紫衣女子,眉目如画,面带忧戚,正是百年前的紫娘。
张逸并不惊慌,反而微微一笑:“百年等待,终得一见。”
紫娘盈盈一拜:“妾身蒙先生三日琴声,唤醒魂魄,特来拜谢。先生琴艺通神,竟能通幽达冥,不知有何见教?”
张逸还礼道:“不敢。我游历四方,偶闻魏紫传说,感姑娘痴情,特来一试。姑娘为情所困,百年不散,这份执念,感天动地。然而草木有灵,人生有涯,姑娘何不放下执念,自在往生?”
紫娘泪光闪烁:“非是妾身不愿放下,实是不能。当年与李郎有约,必等他归来。虽闻噩耗,心中总有一线希望,万一他侥幸生还呢?万一他与我一样,魂魄不散呢?这缕执念,支撑我百年不灭,若然放下,岂不是背弃当初誓言?”
张逸沉吟片刻,道:“姑娘可知道,你这百年哀愁,已影响曹州牡丹气韵?魏紫本是花中之王,当雍容华贵,仪态万方,却因你之故,常带忧戚。曹州其他牡丹,也或多或少沾染此气。你爱这片土地,爱这些牡丹,何不还它们本来面目?”
紫娘怔住,环视满园牡丹,果然见月色下,众花皆带愁容。她喃喃道:“我从未想过如此...”
正在这时,远处忽然传来一声鸡鸣,天将破晓。紫娘身影开始变淡。
张逸急忙道:“姑娘若信得过在下,明晚此时,我再抚一曲,或可解你百年心结。”
紫娘点头:“有劳先生。”言毕,化作一缕紫烟,重回花中。
次日黄昏,张逸正准备今晚抚琴之事,忽闻园外喧哗。出门一看,是一白发老翁携一少年前来赏花。那老翁见到魏紫,老泪纵横:“像,真像百年前的魏紫啊!”
张逸心中一动,上前询问。老翁道:“老朽家中世代为曹州花农,曾祖曾留下话来,百年前的魏紫,花色更为深沉,哀愁更浓。后来不知何故,哀愁渐淡,变得雍容华贵。老朽活到这把年纪,终于亲眼见到传说中的魏紫本色了!”
张逸若有所思,问道:“老人家可知百年前那位紫娘的心上人姓甚名谁?”
老翁捋须沉思片刻:“这个...族谱中似有记载,名叫李远,据说葬身北疆,尸骨无还。”
张逸谢过老翁,心中已有计较。
是夜,月华如水,张逸早早坐在魏紫前,闭目调息。子时一到,他睁开双眼,指尖轻抚琴弦。
这一次,他弹的既不是离别之痛,也不是相思之苦,而是一曲《轮回引》。琴声浩荡,如春风化雨,如晨曦破晓,充满生机与希望。
紫娘身影再现,面上愁容稍减,多了几分困惑:“先生此曲何意?”
张逸不答,琴音一转,变得铿锵有力,如战鼓雷鸣,如万马奔腾。他闭目凝神,全身心投入琴中。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随着琴声,魏紫周围渐渐浮现出模糊的景象——黄沙漫天,旌旗招展,两军对垒。一名年轻将领浴血奋战,正是李远模样。
紫娘惊呼:“李郎!”
琴声再变,转为悲壮苍凉。景象中,李远身陷重围,身中数箭,仍死战不退。临终前,他望着南方,喃喃道:“紫娘,负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