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热搜预知的暗线危机(2 / 2)

加入书签

tation”。

紧接着,更多读者晒出自己书上的批注页。“核心模型明明是他独创的”“这书我读研时就当教材用”。

风向开始变。

---

唐按计划放出论文合集链接。

瞬间引爆二次传播。#陆砚之原创论文实录#冲上热搜第一,反超原来的黑料话题。大量学术账号加入讨论,有人做了对比表格,逐条列出理论演化过程,证明所谓“抄袭”根本不存在。

更有意思的是,那家被指抄袭的海外机构官方账号也发声:“我们曾邀请陆先生担任研究顾问,感谢他对项目前期框架的贡献。”

黑子当场社死。

网友怒骂:“连基本文献都没查就敢碰瓷?”“花二十万买黑稿,结果人家真是原创?”

有博主总结:“这不是剽窃,这是反向打脸教学。”

---

陆砚之坐在书房,关掉所有监控面板。

屏幕上最后一行日志显示:异常IP已断开连接,最后一次尝试破解失败于三时前。此后再未出现。

他喝了口冷咖啡,打开邮箱。一封匿名邮件刚到,标题是《星启科技内部会议纪要》。附件里记录了某高层指令:“暂停对‘预测系统’的技术探测,目标防御机制超出预期。”

他笑了笑,把文件转给网信办线人,备注只有四个字:**继续观察**。

唐靠在门边打盹,手里还攥着提示牌。电子屏停留在“剩余时间:45时12分”。

顾晚舟发来微信:【下一个是谁?】

他回了个**。

然后新建文档,写下标题:《基于舆情反馈的攻击者行为画像建模》。

敲完第一段,抬头看了眼窗外。天快亮了,城市还没醒。

桌面上散着打印稿,最上面一页写着“动态密钥轮换成功验证”,旁边是加密日志的截图。

他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又戴上,继续打字。

键盘声咔嗒咔嗒,在安静的房间里很清晰。

唐迷迷糊糊睁开眼,看见陆砚之还在写,忍不住嘟囔:“您就不能睡会儿?”

“睡什么。”陆砚之头也不抬,“他们刚交完学费,我得准备下一课。”

话音刚,手机震了一下。

唐挣扎着起身,举起新牌子:【零点刷新,新热搜已加载】

陆砚之停下敲击,看向屏幕。

第一条:某品牌违反道德条款被集体举报

第二条:顾晚舟团队启动黑名单公示

第三条:学术圈爆发新一轮造假风波

他看完,点了杯新的双份浓缩。

手指在键盘上悬了一会儿,打出第一句话:

“当敌人学会用技术进攻时,最好的防守就是让他们暴露更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