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寿杨之行(6 / 8)
:“吃‘头脑’还有讲究呢,要配上一壶温热的黄酒,一碟腌韭菜,还有刚出炉的烧麦。”说着,服务员已经将这些配套的食物一一送上桌。
陈秋铭看着这一桌颇具仪式感的早餐,不禁感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啊。”
尽管努力尝试,陈秋铭和黎晓知还是不太能接受“头脑”的特殊风味。小赵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悄悄示意服务员上了第二个招牌——铜火锅。
当冒着热气的铜火锅被端上桌时,陈秋铭眼睛一亮:“这个看起来不错!”
传统的紫铜火锅,中间烟囱里炭火正旺,周围汤锅中翻滚着浓郁的骨汤,里面已经摆满了各式食材:手打肉丸、小酥肉、狮子头、烧肉、炸豆腐、粉条、白菜……层层叠叠,丰富多彩。
“铜火锅也是我们寿杨的特色,”李天帛一边帮大家调配料碗,一边介绍,“尤其是冬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火锅,暖和又热闹。”
这次的食物显然更合口味,四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热乎乎的火锅,气氛顿时活跃起来。火锅的蒸汽氤氲上升,在窗前结成细小的水珠,窗外是寿杨老街的景象,仿佛一幅活动的风俗画。
吃着聊着,话题自然转到了陈秋铭和李天帛的相识过程。
“说起来,我和天帛的认识还挺有意思的。”陈秋铭给黎晓知夹了一个肉丸,对小赵说,“那时候我在大学创办历史社团,天帛比我小三届,一入学就对这个社团特别感兴趣,主动来找我报名。”
李天帛接话道:“那时候老哥可是学校的风云人物,特立独行,很多人对他又敬又怕。我鼓起好大勇气才去找他呢!”
“结果一聊发现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