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 寰宇帝国舰队(8)(2 / 4)
:引力透镜阵列生成100公里半径的曲率泡,将来袭能量攻击折射至亚空间
-中层(物质层):纳米机械云构成的\"补天石\"护盾,实时重组破损结构(修复速度10米\/秒)
-内层(能量层):真空零点能屏障,利用卡西米尔效应生成无限再生的能量护盾
-性能参数:
-基础防护强度:可承受等效10^18吨tNt能量持续轰击12小时
-特殊能力:\"天柱立\"模式(将70%能量集中于单方向,形成持续24小时的绝对防御区,可抵御黑洞吞噬);\"地维绝\"反击(当护盾被突破时,残余能量转化为反物质洪流逆向冲击敌方)
2.实体结构:\"磐岩\"量子聚合体
-材料构成:核心为中子星简并物质框架,外层覆盖可自主生长的\"不周藤\"纳米金属网(每立方厘米含10^15个自我复制单元)
-物理参数:
-结构强度:可承受中子星表面1%的重力压强(10^11pa)
-自愈能力:表面裂痕由纳米机械藤3分钟内完成编织修复;结构破损启动\"采石\"程序,吸附星际尘埃重组材料(修复速率500吨\/小时)
-附加功能:装甲表面的环形纹路可散射99%的雷达波,配合引力波迷彩,使雷达反射信号等效于普通陨石
3.主动防御:\"天堑\"空间扰动网
-工作原理:在要塞周围50公里生成高频引力子震荡带,使敌方导弹轨迹产生不可预测的\"混沌偏移\"(偏差角度随距离递增)
-防御效率:对0.9c以下目标拦截成功率99%,可同时应对10万枚导弹的饱和攻击
(三)动力与能源系统(恒星级能量熔炉)
1.动力核心:\"四极\"反重力引擎集群
-技术突破:12组引擎分布于要塞底部环形基座,每组包含100个引力子捕获环,可抵消99%的自身质量并生成矢量推力
-推进参数:
-常规推力:1x10^14kN(可持续提供0.5G加速度,内部重力系统同步调节)
-锚定模式:启动\"天柱\"引力锚,可固定于恒星系拉格朗日点(误差±0.01米)
-紧急机动:短时间提升至2x10^14kN(持续时间限制1小时,消耗1%暗物质储备)
2.能源中枢:\"混沌\"多元能量矩阵
-技术规格:
-主能源:黑洞能量提取器(利用微型黑洞霍金辐射,能量转化率120%)
-辅助能源:恒星帆板(64片,每片面积10平方公里,可收集恒星风与电磁辐射)
-应急能源:反物质储备舱(储量1000克,用于启动黑洞坍缩炮)
-输出参数:
-额定功率:10^7Gw(常规运转状态)
-峰值功率:无上限(受限于能量收集速率,理论可吸收恒星1%的能量输出)
-能量循环:废热用于生态区气候调节,废气经处理后作为黑洞引擎的量子燃料,实现零排放闭环系统
(四)通讯与侦查系统(宇宙级信息网络)
1.主通讯:\"天网\"量子纠缠中枢
-技术优势:搭载10^6组量子纠缠发生器,构建覆盖全宇宙的\"不周链\"通讯网络,实现即时跨星系指挥(延迟<1纳秒)
-特殊功能:
-\"星图投影\":向全星系广播帝国文明坐标与警告信息,等效释放10^4吨tNt能量的引力波信号
-\"意识海\":授权人员可通过神经接口接入全要塞的感知系统,实现\"千目千手\"式全域监控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