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除非长公主能活过来(2 / 4)
有情的元扶苎,说不定会与翟鹤鸣联手。
偏偏,在这个关键时刻,谢淮州又出了事,不能入宫……
元扶苎万一被翟鹤鸣说动,那就是让害死长公主的凶手掌权。
真如此,裴渡如何能对得起殿下的在天之灵。
“放心吧。”元扶妤语声平静,“翟鹤鸣和元扶苎这辈子都没有可能,除非长公主能活过来……”
元扶妤亲手带出来的妹妹,她还是了解的。
尤其是在知道,她被杀的始末之后。
她确定,有她这个姐姐的死横在翟鹤鸣、元扶苎两人中间,这辈子元扶苎都不会和翟鹤鸣成亲。
·
朝堂之上,元扶苎坐在龙椅旁,元扶妤摄政之时坐的位置。
但她并不开口参与政事,只听朝臣的奏报,视线不自觉落在直勾勾盯着她的翟鹤鸣身上。
早朝最先议的,是戴罪立功的魏堰上折子重提治水修河之事,张口便要四百万两银子,请求皇帝今岁拨八十万两……
户部尚书火冒三丈,对着皇帝和朝臣哭穷:“陛下明鉴,户部真的是拿不出银子了!朝廷前线在打仗,打仗就是打银子,将士浴血,他们口中的银粮不能短缺。闲王殿下骤然离世,这修陵墓之事也是迫在眉睫,耽误不得!”
“再者……这眼看着就要到汛期了,三年两决口,这是众所周知之事,一面要防水患,一面……还要准备万一百姓受灾,赈灾救济之事!朝廷是真的拿不出银子了!那魏堰大言不惭,夸夸其谈只说治水修河利在千秋,可要五年之后才能见成效,分明就是用朝廷的银子为他自己赚吆喝,谢尚书……”
户部尚书说到激动时,唤谢淮州,试图让谢淮州站在他这边。
毕竟小皇帝年幼,朝中一应事务实则是谢淮州与世家、翟国舅三党说了算,却没想到谢淮州今日没来。
郑江河当即上前一步,替谢淮州向陛下告罪,称谢淮州重伤无法上朝,顺道奉上第一道奏折,奏圈地案请罪官员瞒报圈地田亩之事,请陛下尽快下旨清丈田亩。
朝中官员顿时噤若寒蝉,将刚才热议的治水之事抛在脑后。
郑江河也有私心,他的兄长郑江清正在前面领兵打仗,身在户部……他自是知晓户部的银子有多紧缺。
虽然知道魏堰是百年难得一遇可与郑国比肩的治水奇才,可若是此时开始治水修河,前线的钱粮必定短缺,他兄长的仗怎么打?
所以,郑江河不等治水之事商议出什么结果,先把谢淮州受伤今日无法早朝之事禀报皇帝,顺势提起官员瞒报圈地数目之事。
朝中大臣,有人诧异谢淮州重伤,有人因谢淮州提出尽快完成清丈田亩之事而心慌。
翟鹤鸣立刻上前跪地请罪,称是自己失职未能详查清楚,又道:“臣以为……谢尚书所言甚是,请陛下严惩瞒报圈地数目之人,以儆效尤。”
兵部尚书胡大人也上前一步行礼道:“翟国舅所言甚是,但要严惩瞒报圈地数目之人,首先得弄清楚我朝田亩数量方能确定,所以……谢尚书所言,需尽快清丈田亩登记造册已刻不容缓!”
一直缄默不语的郑老太师缓缓开口:“清丈田亩可不是一句话就能办的事情,我大昭耕田数目如此之巨,真要一亩一亩丈量,怕是也不容易。”
吏部侍郎似是早有准备,闻言也站了出来:“陛下,早年谢大人曾提出过清丈田亩之事,将此事与地方官员政绩挂钩,任务派发给各州县,朝廷派大使巡查!如今官员考核之法已经实施三年,明效大验,只要地方官员配合,清丈田亩不是什么难事。”
“启禀陛下,臣忝居户部侍郎之位,建树颇微,但有忠君之心,亦有几分能力,愿为陛下分忧,主管此次清丈田亩之事……”郑江河叩首请命。
翟国舅一听,立刻急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