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除非长公主能活过来(3 / 4)

加入书签

陛下,此次臣正彻查圈地一案,清丈田亩与圈地之事关联甚密,臣愿为陛下分忧。”

崔大人见状立刻上前:“陛下,清丈田亩之事,并非上嘴皮子碰下嘴皮子那般容易,地方豪强……”

御史中丞陈钊年怀中抱着笏板,轻笑:“崔大人这话就玩笑了,地方豪强不就是各位大人背后的家族,只要各位大人是真心为朝廷办事,为大昭办事,书信一封回去,还有办不了的事?”

“陈大人,你可不要空口白牙造谣我等!”

朝中大臣又吵了起来。

以往这种时候,只要谢淮州在,便可一槌定音。

照惯例,朝中大事,有人在早朝提出……

世家官员、翟国舅一党与谢淮州一党意见相同最好。

意见相左,那他们就私下再商议,敲定之后,第二日再旧事重提,当着小皇帝的面依旧是谢淮州一槌定音。

今日谢淮州不在,群臣们吵得越发厉害。

“行了!”安平公主扬声道,“朝堂之上,当着陛下的面,这么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朝堂上群臣立刻安静下来。

小皇帝稳坐龙椅之上,缓声开口:“此事,朕知晓了,众卿可还有本要奏?”

郑江河再次拿出一本奏折,高举过头顶:“陛下,臣替谢尚书上奏……”

小皇帝的贴身近侍立刻上前接过奏折,递给小皇帝。

郑江河在皇帝看奏折之时,将昨夜发生之事一五一十说与小皇帝。

“安乐坊火光冲天,金吾卫、武侯、坊正迟迟未到,致谢尚书重伤。金吾卫大都督府长史虔诚罪不可恕,翟国舅节制金吾卫,亦当同罪!翟国舅如今一个圈地案办得焦头烂额,圈地案事关国本,臣以为……翟国舅应以圈地案为重。金吾卫事关京都安危,请陛下擢原右武候大将军,金旗十八卫余云燕,节制金吾卫,以保京都安稳。”

郑江河话音一落,朝中曾跟随元扶妤征战沙场的武将抬头。

见谢淮州一党纷纷跪地,叩请陛下擢余云燕接管金吾卫,武将们也跪地恳请小皇帝。

立在宣政殿门外的杜宝荣手心收紧,朝宣政殿内看了眼。

虽说让余云燕接管金吾卫,是谢淮州提出来的,但……杜宝荣总觉得这是崔四娘的安排。

翟国舅一党臣工立刻上前:“不可!金吾卫负责宫城及京城治安,至关重要!翟国舅乃是陛下亲舅舅,对陛下忠心不二自然可担此重任,而余云燕虽是金旗十八卫,曾任右武候大将军,可到底离开朝堂多年……”

有武将不等那文臣说完,一下就火了,立时挺直腰脊骂道:“怎么,你的意思是金旗十八卫不够忠心大昭和陛下!金旗十八卫跟着长公主和陛下打天下的时候,你还在你娘怀里吃奶呢!你在这儿嘴皮子叭叭叭论金旗十八卫的忠心!你配吗?”

小皇帝听诛。

在一片嘈杂声中,小皇帝浏览过奏折抬眸,看向跪在宣政殿前方的翟鹤鸣,随手将奏折搁在一旁。

朝堂之事,小皇帝知道实际上他说了不算。

平日里,早朝之后谢淮州为他讲课之前,会与他议朝堂之事,分析翟党、世家的行事意图,询问他的意见,按照他做出的决定分析利弊,引导他做出最合适的决定,然后谢淮州会在下次朝堂议事之前,与世家协议敲定。

谢淮州从未因小皇帝年幼,便只将小皇帝当做一个孩子,他是真正在教小皇帝做一个皇帝。

这是小皇帝信任谢淮州的原因。

姑姑元扶妤离世第二日,小姑姑元扶苎就同他说,姑姑将朝政托付给谢淮州,是因为谢淮州的出身,决定了他动摇不了小皇帝的江山,但谢淮州的能力可助大昭昌盛。

谢淮州对他说,他只是想完成姑姑未完成的国政,等国政推行结束,他绝不恋栈权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