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 继续西进,战事焦灼(三)(2 / 2)
斯坦布尔的托普卡比宫内,鎏金廊柱映着晨光,尊贵的奥斯曼帝国苏丹易卜拉欣一世端坐在镶嵌宝石的王座上,正式接见了阿巴斯二世——
这是萨非与奥斯曼两国历史上首次君主直接会晤,场面却透着说不出的荒诞:
一方是坐拥帝国的苏丹,一方是衣衫仍沾着尘土的亡国之君,连空气中都飘着尴尬与不安。
这场会晤既不是战败君主被俘后的屈辱受降,也不是带着礼物的友好访问,而是萨非王朝的阿巴斯二世,以流亡者的身份佝偻着腰,站在他国的宫殿里乞求庇护。
理由很简单:
他的萨非王朝已经彻底覆灭,而摧毁王朝的敌人(沙贾汉的活僵部队)对奥斯曼人来说几乎是个谜,危险程度更是无从估量——
就连博斯普鲁斯海峡东岸、奥斯曼帝国引以为傲的疆域,都已被这支神秘力量啃下了一块,烽火早已烧到了帝国的家门口。
此时的奥斯曼帝国,已然丢了足足七成疆域,可帝国最高权力机构的官员们,竟连敌人是谁、用什么战法作战都一无所知。
对此,大维齐尔凯马坎·穆斯塔法帕夏与元帅卡普丹帕夏满心沉重,眉头皱得能夹碎石子——
自从《佐哈布条约》签署后,他们花了整整三年时间,才好不容易理清周边所有势力的盘根错节:
把两河流域交给库尔德人治理,解决了东部边境的隐患后,便立刻将目光投向了克里米亚汗国,满心规划着向北扩张的蓝图,谁料半路杀出这么个“拦路虎”。
先前获得自治权的库尔德斯坦,也确实没让奥斯曼帝国失望。
他们借着帝国的支持积极开拓版图,拿着弯刀硬生生把萨非王朝西北部高加索山脉以南阿塞拜疆地区抢了过来,纳入奥斯曼疆域——
这下整个黑海彻底变成了帝国的内海,商船不用再担心敌国袭扰,军船也能自由穿梭。
这份实打实的功绩,让库尔德人得到了帝国的隆重嘉奖,不仅减免了三年赋税,还获赠了一批精良的火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