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 科举制度(3 / 5)

加入书签

抬头,窗外已是夜色深沉。

    他已经被这些繁杂的政务困在皇宫之中,足足两月未曾踏出宫门一步。

    就在这样,在一个看似平常的冬日,李彻依旧在养心殿内对着堆积如山的案牍劳神。

    怀恩前来通报,霍端孝与诸葛哲两位阁臣,联袂求见。

    正埋首于一堆奏报中的李彻,心头下意识地一紧,立刻放下了手中的朱笔。

    这两位核心阁臣同时前来,莫不是前线战事有变,或是哪里又出了棘手的乱子?

    “快宣!”李彻沉声道,同时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

    两位阁臣快步走入养心殿,行礼之后,脸上倒不见多少惶急之色。

    霍端孝率先开口,禀报的却是寻常的政务:关于文武百官本月俸禄的核发事宜。

    李彻闻言,心下稍安。

    虽说如今大庆百废待兴,各处都要用钱。

    但得益于前些年对高丽、倭国以及南洋吕宋等地的多次征伐与‘贸易’,积累了海量的金银财富,支撑目前朝廷的俸禄开支绰绰有余。

    他简单询问了几句,便点头准了他们的方案。

    然而,就在李彻以为事情就此了结时,诸葛哲却眉头微蹙,提出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

    “陛下,俸禄之事尚可解决,然而眼下更紧迫的是,随着对世家的清查,各地州县官吏缺口极大!”

    “许多归降地区的旧吏,其能力、忠心皆需考察,不敢贸然重用。”

    “而从奉国的官员数量有限,已是捉襟见肘。”

    “长此以往,恐政令难以下达,地方治理堪忧啊!”

    诸葛哲的话语,点出了大庆的一个关键瓶颈。

    不是说打下的地盘,就是大庆的土地,能自动产生赋税、粮食了。

    土地需要人去管理,而可靠且能干的人手却远远不够。

    李彻听完,沉默了片刻。

    显然,这个难题他也思考了很久。

    人才稀缺,这确实比发放俸禄要棘手得多。

    忽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抬头对侍立在侧的怀恩吩咐道:“怀恩,去将朕书案最上层,用黄绫覆盖的那个册子取来。”

    “喏。”怀恩应声。

    快步走到龙椅旁的书架,取下一本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