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标杆作用(3 / 4)

加入书签

    上午十点,坂田J区华兴大学的高级培训教室内,一场关于“数字化领导力”的课程临时变成了非正式的讨论场。

    课间休息时,几位来自不同体系的总监聚在咖啡机旁。

    “实锤了兄弟们,”一位来自运营商BG解决方案销售部的总监压低声音,他是消息灵通人士。

    “文件初稿已经在走流程了,轮值董事长,常董会,战略委员会....

    三层架构,彻底变天!”

    一位来自2012实验室的研究部主任镜片后的眼睛闪着光:

    “这对我们基础研究或许是好事。

    战略委员会层面更关注长期投入和各种黑科技属性的技术,说不定我们那些短期内看不到商业回报的先遣项目,能获得更多理解和支持,而不是每年都被财务追着要ROI(投资回报率)。”

    “老兄,别太乐观。”一位来自终端BG手机产品线的部长给他泼了盆冷水。

    “新的常董会成了日常决策核心,这意味着产品立项、预算审批、资源调配的最终拍板权转移了。

    流程肯定要变,甚至汇报关系都可能调整。

    我们得赶紧研究新架构,摸清哪位轮值董事长、哪位常董分管什么,喜欢什么风格,别到时候项目计划书递上去却摸不着门路。”

    现场一位人力资源体系的人才发展总监,一位干练的女性,加入了讨论:

    “我最紧迫的任务是调整‘未来领袖’培养计划。

    新的治理结构,对领导力的要求发生了根本变化。

    轮值制要求领导者必须具备极快的角色转换能力、全局视野和强大的协同能力。

    过去我们培养的是‘专才’型干部,现在必须加速培养‘通才’型战略家。

    陈默总就是一个最鲜明的信号和标杆。”

    她的话让在场所有人都若有所思。

    “说到陈总,”那位销售总监再次开口,语气带着明显的兴奋。

    “他进常务董事,对我们一线打仗的人来说还真是强心剂啊!

    这说明了啥?

    说明技术背景、有重大战功、能打硬仗的人,在华兴的天花板被彻底打破了!

    说明刘二男的旧事不再会成为影响年轻干部破格提拔的因素。

    你信不信很快下面那些年轻的项目经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