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内部竞争(1 / 2)
他们的职责远不止是产品演示和故障排查那么简单,更是深度理解客户业务痛点、精准传递华兴技术价值、构建客户信任乃至影响采购决策的关键枢纽。
这个部门的成员,因此需要具备一种复合型的“精英”特质:
顶尖的技术功底是门槛;
流利的双语(甚至多语)沟通是工具;
出色的演讲与应变能力是手段;
卓越的形象气质与让人如沐春风的亲和力,则是润滑剂和放大器。
他们堪称华兴的“技术使节”和“解决方案艺术家”。
蒋若琪,就是客工部一名刚入职大半年的新员工。
此刻,她正坐在开放办公区的工位上战术性的喝水。
目光时不时瞟向部门入口处的公告屏,心脏在胸腔里敲着密集的鼓点。
她毕业于国内通信方向顶尖的两邮一电高校之一——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通信工程专业。
蒋若琪是地地道道的长安妹子,读大学对于她来说就是从家里的凤城四路去到长安区半个小时的车程。
她身高168,身材匀称,拥有一张白皙清秀的鹅蛋脸和一双明亮聪慧的眼睛,气质温婉中带着理科生特有的沉静与专注。
在大学里,她是公认的学霸女神,成绩常年位列专业前5%,是国家奖学金的获得者,同时也是校广播台的英语播音员和院学生会的文艺部长,堪称“颜值与实力并存”的典范。
回想起大半年前那场惨烈又令人印象深刻的入职选拔,蒋若琪至今仍觉得仿佛就在昨天。
彼时,还没走出象牙塔便手握多家知名企业offer的她,自信满满地选择了挑战以“高门槛、高规格、高收入”着称的华兴客工部。
她本以为凭借自己金光闪闪的简历和过往的辉煌战绩,进入客工部即便不是十拿九稳,也应是顺理成章。
然而,现实给了她一记清醒而有力的“重击”。
第一轮是近乎变态的技术笔试,题目深度和广度远超学校课程和一般企业面试。
大量涉及华兴现网设备的具体协议细节、复杂网络故障的排查逻辑以及前沿技术的应用场景分析,直接刷掉了三分之二的应聘者。
紧接着是全英文技术面试,面试官是客工部几位经验丰富的“老鸟”,问题刁钻且极具实战性。
“如果一个跨国企业客户投诉其pls-vpn网络在跨洋链路出现间歇性延迟抖动,你的排查思路是什么”
“请用英文阐述5g网络切片在智慧港口场景下的具体实现和保障机制。”
......
蒋若琪使尽浑身解数,才勉强过关。
第三轮是情景模拟压力测试。
在一个布置成客户会议室的房间里,她需要面对由资深员工扮演的、极其难缠的“客户”。
“客户”可能突然打断她的讲解,质疑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可能对报价表示极度不满;
甚至可能因为前期交付的某些问题而情绪激动。
她必须在巨大的压力下保持专业微笑,快速理解“客户”的真实诉求,并用清晰逻辑和有力证据安抚对方、解答疑问、争取信任。
这一轮,她亲眼见到一位口语流利如母语、但抗压能力稍弱的精英级同学归被“客户”问得当场情绪崩溃,含泪离场。
最后一轮还有形象与礼仪评估,由人力资源部的专业老师和部门管理层共同进行。
从着装、妆容、发型、站姿、坐姿、手势,到眼神交流、微笑弧度、语音语调,都有近乎挑剔的细致标准。
负责评估的老师语气温和但要求严格:“蒋同学,你的专业知识很扎实,但微笑时可以再放松一些,不要让人觉得是职业假笑。”
“讲解时手势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