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数字融合与“网红”帝王的诞生(1 / 2)

加入书签

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字生活悄然改变着各位皇帝的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他们不再仅仅依赖于现实的会面,更多地在“万世一系,数字乾坤”群里互动。

朱元璋会晒出他采用新技术培育出的“巨型南瓜”,乾隆会分享他使用“帝王滤镜”拍摄的雨后荷花,李世民会推荐他刚读完的一本电子版《全球通史》,连嬴政都会偶尔转发一些关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最新动态”的科普文章。数字世界成为了他们展示另一面、相互了解的新窗口。

慈禧太后(投影)也后来居上,凭借其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对奢侈品的天然嗅觉,迅速掌握了最新款折叠屏手机的使用,并成为了各类高端购物App的VIp。她经常在群里晒她的最新“数字装备”,并“指导”各位皇帝:“哀家这款手机,能折叠,屏幕又大,看戏听曲儿才爽利。你们那些,都过时啦!”

一段时间后,各位皇帝竟都成了数字生活领域的“专家”,甚至拥有了自己的“粉丝群体”。

朱元璋在年轻人的怂恿下,开通了直播账号,不定期直播他的“御菜园”劳作日常。他朴实的语言、熟练的农活技巧,以及时不时蹦出的“洪武金句”(如“这草不锄,就跟朝廷里的贪官一样,祸害庄稼!”),吸引了大量向往田园生活的城市粉丝,被打赏了不少“虚拟礼物”,老朱虽然一开始对“打赏”这概念不太理解,但看到能兑换成新的农具和种子,也就乐呵呵地接受了。

乾隆的数字艺术画廊正式上线,他精心挑选了自己的书法、绘画、摄影作品,以及收藏品的数字化影像进行展出,配以优雅的解说词。其高超的审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艺术爱好者的广泛赞誉,被称为“最懂艺术的皇帝博主”。

李世民依托景区虚拟讲堂,开设了“贞观治世”系列在线讲座,从用人、纳谏、治国、平天下等角度,分享他的心得体会,并与线上观众互动答疑。其开阔的胸襟、理性的思维和富有远见的观点,吸引了大量管理者和历史爱好者,课程常常爆满。

嬴政则将他用表格软件整理的《秦律》数字化成果,进一步升级为一套“大秦标准化管理体系”理论,并撰写了相关文章在专业论坛发表。虽然他的一些观点过于极端,但其对标准化、流程化的深刻理解和系统化构建能力,意外地得到了不少质量管理、系统工程领域专家的关注和讨论,被誉为“古典标准化思想集大成者”。

霍去病看到各位陛下不仅适应了数字生活,还各自找到了发挥所长的舞台,深感欣慰:“真是没想到,当年纵横沙场的各位陛下,如今在数字世界里也能各领风骚。”

诗仙李白(投影)自然不会错过如此富有时代特色的题材,他挥毫写下《数字帝王行》:

“帝王数字生活,古今科技碰撞。

洪武直播种菜忙,粉丝千万聚一堂。

乾隆美颜相机靓,数字画廊美名扬。

世民在线讲治国,贞观智慧云中藏。

始皇表格理秦律,标准化管理强。

最妙慈禧太后到,折叠新屏她最棒。

科技浪潮汹涌至,千古风流亦徜徉。

莫道帝王唯旧制,数字世界任翱翔。”

如今,景区居民和广大网友经常能在各大社交平台看到这几位“超龄网红”的动态,大家亲切地称他们为“史上最强穿越天团”。而各位皇帝也通过这段奇妙的数字旅程,更深入地理解了现代社会的运作方式,彼此之间因共同的学习经历和数字互动,联系得更加紧密,时常在线上线下调侃彼此的“数字黑历史”。

数字生活,这台看似冰冷的时代引擎,不仅为这些千年之前的帝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乐趣,更成为连接古今、促进融合的桥梁,让他们在方寸屏幕之间,真正触摸到了时代的脉搏,融入了这滚滚向前的现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