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揭短亮丑(2 / 2)

加入书签

他一字一句,掷地有声,“现在,网上都在说东山好,温暖,感动!”

“我们干部队伍在关键时刻冲上去了,拼了命,展现出了应有的担当,这点值得肯定。但是——”

他重重地顿了一下,如同一记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

“——这‘意外’获得的‘赞誉’光环背后,隐藏的是我们日常安全工作中巨大的漏洞和令人心惊的不足!”

“是我们在思想深处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作口号,而没有真正刻入骨髓、落实到行动的铁证!”

“同志!”江昭宁突然站起身,动作幅度不大,却仿佛带着千钧之力。他不再局限于发言席,而是缓缓踱步到了巨大的落地窗前,将自己挺拔的侧影镶嵌在窗外苍翠的山峦背景之中。

阳光为他勾勒出一道清晰而凝重的轮廓。

他背对着会场,声音却如同洪钟,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膜,带着震耳发聩的力量:“清凉寺这场雨,是下得猝不及防。”

“可‘意外’两个字,真的是遮羞布吗?”

“它真是唯一的、我们无需反思的理由吗?!”

“难道不是我们自己亲手制造了这场‘意外’得以施虐的土壤?”

一连串直指要害、火药味十足的质问,如同连珠炮般炸响:“相关的应急预案在哪里?是否周全?”

“是不是躺在文件柜里、锁在电脑文件夹里的‘纸质工程’?有没有实战模拟过?”

“真到了紧急情况时,为什么要我下达行政命令才动起来?!而不是自动启动?”

“气象台暴雨预警信号发布后,从气象局到县委县政府应急指挥部,到旅游部门和乡镇街道,我们的工作人员做了什么?”

“预警信息是发到了群里、网站上,还是真正传达到了每一个必须知晓的生命?”

“有没有人该干这事却没干?或者干了却没干到位?”

“重点场所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喊了多久?喊了多少年?我们是如何‘一盯到底’的?”

“那些报告里的‘已整改’、‘隐患消除’,有多少水分?是不是以看过了代替做过了,以签字了代替解决了?”

“清凉寺后山那条被泥石流轻易冲垮的小路,那潜在的滑坡风险点,以前有没有人查出来过?”

“群众就没有反映过?”

“我们重视了吗?或者说整改措施到位了吗?!”

江昭宁猛地转过身,锐利的目光如实质般扫过全场,尤其是在座的县委常委们,“这些问题,难道不该是我们今天民主生活会反思的核心?!”

“剥开‘救援及时’这层好看的表皮,露出的就是我们工作失职失责的严重内核!”

“同志们,”他走回自己的座位旁,手指重重地敲在桌面上,发出笃笃的声响,震动着每个人的神经,“会上要红脸出汗,首先就得我们自己下狠手,自己给自己‘揭短亮丑’!”

“这种揭短,不是不痛不痒地谈几句宏观的‘担当意识不足’,而是要刀刀见血,从我们个人的思想深处,从我们班子整体的决策执行层面,去深挖病灶的根源!”

“挖出那些见不得光的‘潜规则’和‘懒惰症’!”

“是为了所谓的‘团结’、‘稳定’,为了大家面上好看,就只谈抽象的、放之四海皆准的大道理,而回避具体伤疤?”

“还是害怕担责、怕触及某些人利益,就避重就轻,把所有过错一股脑推给‘雨太大’、‘太突然’这些客观因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