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达标在哪里?!(1 / 3)

加入书签

“如果这就是我们的态度,”江昭宁的声音陡然变得冰冷而严厉,“那我们不如不开这个会!”

“拿这些‘侃侃而谈、华丽辞藻满天飞却就是不肯落地点痛点’的发言来应付民主生活会。”

“对上,”他目光直视汪杰,“糊弄不了市委督导组的火眼金睛,尤其是糊弄不了汪书记那双洞察秋毫、专门揪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眼睛!”

“对下,我们更愧对前天在暴雨泥泞中的东山及外地慕名而来的父老乡亲!”

“更对不起前天在泥石流边缘玩命、流血流汗、甚至豁出性命去完成任务的同志!”

“尤其是,”他加重了语气,“我们那些在第一线的基层干部和救援队员!”

“他们的付出,不应该被我们今天的粉饰太平所辜负!”

会场的气氛已经压抑到了极点。

刘世廷额角的汗珠清晰可见。

他甚至不敢抬头,用纸巾悄悄地、一次又一次地擦拭着额头和鬓角,仿佛那汗水怎么也擦不完。

刘国梁的眉头拧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脸色铁青,拿着笔的手停在空中,一个字也写不下去。

赵强也低下了头,盯着面前的笔记本,仿佛上面能开花。

王振邦和李茂才,这两位老干部,此刻也感觉脸颊发烫,呼吸有些紊乱,李茂才终于忍不住解开了衬衫最上面的那颗纽扣。

坐在后排记录的工作人员更是大气不敢出。

江昭宁似乎完全没有被这凝固的空气所影响。

或者说,他就是要打破这沉重的、虚伪的宁静。

他语速放缓,但每一个字都像淬火的铁块,滚烫而沉重地砸下:

“特别是,对于泥石流这样的灾害。”

“我们在预防上,做了些什么实实在在的工作?”

“前期预防几乎是零!是完完全全的空白!”

他走到窗边,用力指向远方那些在阳光下呈现出各种绿色坡度的山峦:“道路疏通后,同志们,你们知道我看到了什么吗?”

“触目惊心!简直就是‘秃’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伤疤!”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沉重的痛惜,“沿途有的山坡,特别是临近道路的山坡,只有薄薄一层、稀疏的、枯黄的野草可怜地趴在地上!”

“没有成片的灌木,更不要说像样的乔木!”

“根本就谈不上郁郁葱葱,林木遮天!”

“光秃秃的山体像被扒光了衣服,脆弱不堪!”

他猛地转身,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在座的每一个领导,“树呢?!我们东山的森林覆盖率不是年年达标吗?!达标在哪里?!”

“树木!十年树木啊!它们是什么?它们是天然的屏障!是生命的卫士!”

“它们咬定青山不放松,根深蒂固,庞大且坚韧的根系如同无数只巨手,牢牢抓住山体和沙石!”

“它们的枝叶层层叠叠,可以消解暴雨的冲击力!”

“它们的庞大根系网络,可以像海绵一样吸收大量的地表径流!”

“一棵树,或许在面对毁灭性的泥石流时,力量显得微不足道。”

“但是,千百棵树呢?!成片的森林呢?!”

“当它们形成连绵不断的绿色长城,覆盖在那些脆弱的山坡上时,它们的根系网络织成了一张牢固的生命安全网!”

“面对昨天那场来势汹汹又匆匆而去的暴雨,这片安全网能起到多大的缓冲和阻挡作用?!”

江昭宁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悲愤的质疑:“还会有山体滑坡吗?还会有严重的塌方和阻断主要道路的泥石流吗?!”

“或者说,即使不可避免有一些松散物质被冲刷,有森林根系这个‘减速带’和‘过滤网’的存在,它们还会如此轻易地、大规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