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僵局之争(2 / 2)

加入书签

情况复杂,疑点重大,简单的部门调查已经难以胜任。我决定,立即成立雾江污染事件专项联合调查组!由市纪委牵头,市公安局、市环保局、市审计局、市检察院抽调精干力量参加,升级调查级别,彻查事件原因,无论涉及到哪个环节、哪一级干部,都要一查到底,给市委和全市人民一个负责任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结论!”

周海洋的宣布,等于完全否定了赵达康试图“冷处理”的意图,并将调查提升到了党纪国法层面,力度空前。赵达康和孙耀东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却无法反驳周海洋的决定。

然而,周海洋的下一句话,立刻将斗争引入了新的、更为微妙的领域:“调查组由市纪委副书记李明同志担任组长,负责全面工作。另外,设副组长若干,具体人选……”

会场刚刚稍缓的气氛瞬间再次紧绷起来!组长是周海洋信得过的纪委副书记,这在意料之中,但副组长的职位,尤其是具体负责一线调查工作的常务副组长人选,将成为决定调查方向和深度的关键!这是一个新的、至关重要的权力支点!

赵达康眼中精光一闪,立刻抓住机会,抢先发言:“周书记,调查组责任重大,副组长的配备至关重要。我建议,由孙耀东同志担任常务副组长!耀东同志是常务副市长,熟悉政府全面工作,协调能力强,由他协助李明同志,有利于调动各方面资源,确保调查工作顺利开展!”他意图将孙耀东塞进调查组核心,掌握调查进程,必要时可以进行干扰、拖延甚至误导。

孙耀东也立刻表态:“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我一定全力以赴,配合李明书记,把问题查个水落石出!”话说得漂亮,实则包藏祸心。

会场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秦风身上。谁都清楚,如果让孙耀东掌握了调查实权,秦风的证据很可能被束之高阁,调查最终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被扭曲。

秦风心中冷笑,他早已料到赵达康会争夺副组长职位。他神色平静,缓缓开口:“周书记,赵市长的建议有一定道理。孙市长协调能力确实突出。”他先肯定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不过,考虑到此次调查专业技术性非常强,涉及大量的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化工物料溯源、公安技侦证据研判等,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背景和对细节的把握能力。”

他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周海洋脸上,语气诚恳:“我提议,由市公安局副局长周文同志担任常务副组长。周文同志长期分管刑侦、技侦工作,办案经验丰富,尤其擅长从复杂线索中梳理证据链,正是当前深入核查异常车辆、通讯记录等关键疑点最合适的人选。由他协助李明书记,更能确保调查工作的专业性和穿透力。”

秦风的提议,合情合理,完全从工作需要出发,让人难以反驳。周文是他的铁杆支持者,且专业能力过硬,一旦进入调查组核心,就能确保关键的调查方向不被带偏,铁证能够得到彻查。

周海洋听完双方提议,沉吟片刻。他深知其中利害。让孙耀东进去,调查可能受阻;让周文进去,则意味着调查将走向深入,可能引发更大的震动。他需要权衡。

“这样吧,”周海洋最终拍板,“调查组副组长,由孙耀东同志和周文同志共同担任。孙耀东同志负责综合协调、后勤保障;周文同志负责一线调查、证据核查。分工协作,共同向李明同志负责。”

这是一个典型的平衡策略,既照顾了赵达康的面子,没有完全排除孙耀东,又满足了秦风的核心诉求,让周文进入了关键岗位。看似各退一步,实则秦风达到了主要目的。

赵达康心有不甘,但周海洋的决定已下,无法更改,只能阴沉着脸接受。

“休会!,半个小时后继续讨论。”周海洋宣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