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层层恐惧》的评价(1 / 2)

加入书签

“结束了?”

纯白怔怔地看着已经只剩面前虚无的黑暗,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说实话,这游戏很难去判定到底属于哪种类型,说是心理恐惧游戏,但又没那么让人害怕,与其说是恐惧,不如说是诡异。

追逐战也没有,甚至就连跳脸杀这种jupscare都不多。

感觉破茧工作室只是想把故事讲好,事实上,整个故事也确实讲得不错。

至少纯白在体验的时候还挺有代入感的。

在退出游戏后,纯白第一时间就看向了评论区。

他想知道自家水友整场看下来,究竟是个什么感觉。

“完结撒花,完结撒花,破茧工作室还可以啊,不愧是林老魔调教出来的工作室,画面这些都不错,故事也讲得挺完整”

“我还是有点纠结这个故事当中,男主对老婆的爱到底是怎样的,不过无论如何,反正最后受伤的都是女儿就对了,心疼女儿,女儿小时候长得还挺可爱的”

“可能破茧工作室没把故事完全拼凑起来的目的就是这样吧,这件事本身就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谁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只是别把自己的看法强加到别人身上就行”

“说起来这个游戏,男主视角有三个结局,女儿视角也有三个结局,少爷真的不想试试吗?”

“嗯?有这么多结局吗?而且前面的结局会不会对后面的结局产生影响啊,如果会的话,那就有九个结局了。”

“好像不会,各自是独立的,因为女儿那边,男主的结局是固定的”

“噢这样,好像也是,那我等会儿再试试吧,这游戏后劲还挺大的,尤其是玩女儿视角的时候,有一种想叹气,但不知道为自己要叹气的感觉,啊啊啊啊,我最讨厌悲剧了。”

说着,纯白又忍不住叹了口气。

紧跟着他打开了测评网站,想要看看各大媒体对《层层恐惧》的评价是怎样的。

理论上来说应该不低,但也不会太高,毕竟不算是一个比较传统的恐怖游戏。

“《巴基斯坦游戏方阵》测评:强烈建议将《层层恐惧》列入艺术从业者心理健康指南,这栋扭曲的豪宅证明:比未完成的杰作更可怕的是偏执的创作欲。

当然,同样可怕的,还有丈夫对于毁容后妻子的冷漠,以及对女儿继承自己衣钵的执念,我不想说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但如今似乎总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边。

请记住吧,唯有爱才能永恒,几百几千年后,又有谁会记得你的画作呢?当然……彼时人类是否还存在,也会是个问题(9.5/10)。”

“《法兰西Jeux.video》测评:我很高兴能看到一个新兴工作室制作出如此富有魅力的游戏,不过这似乎仍然与子昂·林有关。

他们用《层层恐惧》重新定义了何为“沉浸式画廊”,虽说如今心理恐怖已经成为新的潮流,但让维多利亚宅邸化作流动的噩梦无疑是一个绝妙的点子。

走廊在莫奈《睡莲》与蒙克《尖叫》间实时切换的瞬间,玩家将会理解何为“活着的油画”,这是美术课堂上所永远无法体会的。

最绝妙的是画框视角转化,当妻子毁容的面目在画布上蠕动起来时,戈雅的《农神噬子》都显得温情脉脉。(9.8/10)。”

“《霓虹游戏之声》测评:大师之作!这是林子昂大师所带领的工作室,创造出来的又一佳作!

听说这次林子昂大师并没有高度参与这款游戏的制作,但这无疑更令人感到欢欣,恐怖游戏界难道要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制作者了吗!

回归到游戏本身,制作者们用旋转的豪宅解构了艺术本质:玩家经历的并非只是一场恐怖游戏,而是场美学仪式,妻子不断重绘的肖像实为三重隐喻——既是创作野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