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o1章 清溪缓慢引人非议(2 / 3)
>
那片广阔的人工湿地里,芦苇、菖蒲长得郁郁葱葱,清澈的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偶尔还能看到几只水鸟掠过,出一声清脆的啼鸣。
“百工区”
内,虽然还没有像黑水镇那样高炉林立、浓烟滚滚。
但也并非如外界传言那般“毫无建树”
。
几座严格按照安国公新式图纸建造的、配备了高烟囱和“水幕除尘”
装置的炼铁高炉,主体结构也已基本完工,只待最后的调试和点火。
新式砖窑里,第一批由炉渣和煤灰烧制而成的“炉灰砖”
,也已成功出窑,其优异的性能,让所有参与试制的工匠都赞不绝口。
只是,这一切的进展,都显得那么的“慢”
。
慢得与黑水镇那日新月异的“奇迹”
相比,简直就像是蜗牛在爬。
而安国公张大山,这位正处于舆论漩涡最中心的人物,却似乎对外界的风雨,充耳不闻。
他依旧每日穿着一身朴素的粗布衣衫,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在清溪城的田间地头、工坊院落。
他会亲自检查每一片新栽种的树苗的成活情况,会仔细查看净化池中水质的变化,会拿起一块新出窑的炉灰砖,反复敲击,检验其强度。
他的脸上,没有丝毫因为外界压力而产生的焦虑和急躁。
只有一种属于创造者的、近乎于偏执的专注和……一种对未来了然于胸的、令人心安的沉静。
“爹,”
这日,特意从京城赶回来的张小山,看着父亲那依旧不疾不徐的身影,终于忍不住将自己连日来承受的巨大压力和担忧说了出来,“京城里现在……风言风语很多。
钱益谦他们,几乎是天天在朝堂上拿黑水镇的财税报表说事。”
“就连陛下那里……也有些动摇了。
您看,咱们是不是……也该加快点进度?至少,先把高炉点起来,产出点东西来,也好堵住那些人的嘴啊。”
张大山停下脚步,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转过身,看着长子那张写满了焦虑的年轻脸庞,他缓缓地摇了摇头。
“小山啊,”
他的声音平静而又温和,“你记住。
盖房子,最要紧的,不是看谁的墙砌得快,而是看谁的地基,打得牢。”
“黑水镇,看似高楼起得快,但它的地基,是建在流沙之上的。
风光,只是一时的。
风雨一来,顷刻便会崩塌。”
“而我清溪城,现在做的这一切,植树,治水,定规矩……看似是‘慢’,但我们,是在为这座城市,打下一块万年不动摇的磐石之基。”
“至于那些非议……”
他淡淡一笑,眼中闪烁着洞察一切的智慧光芒,“由他们说去吧。”
“真的金子,是不会因为被泥沙暂时掩盖,就失去光芒的。”
“你告诉陛下,也告诉所有的人。”
“赌约,是两年。”
“现在,才过去一年。
让他们……再等等。”
“等到第二年秋天,等到黑水镇的‘果’,和我清溪城的‘果’,都结出来的时候。”
“再来评判,孰是孰非,也不迟。”
他这番话,充满了强大的、源于绝对自信的镇定力量。
瞬间便抚平了张小山心中所有的焦躁和不安。
是啊。
父亲是对的。
既然立下了两年的赌约,那在结果出来之前,任何的辩解和争吵,都是苍白无力的。
唯有事实,才是最响亮的耳光。
他对着父亲,深深一躬。
“是,父亲。
孩儿……明白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