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跟程朱理学开战(3 / 4)

加入书签

“朕岂会不知恩科之事需翰林院参详?但今日所议,恩科不过是引子。

除了你们,旁人掺和进来,朕不放心。”

“否则,朕为何不选明日朝会一同商讨?”

这话如重锤敲在众人心上。

永乐帝之意再明白不过:今夜必有更紧要的秘事相商,而他们竟被纳入皇帝的“心腹名单”

众人先是一怔,继而隐隐动容。

每逢皇权秘议,必是朝堂势力重新洗牌的契机。

能参与其中,便意味着跻身权力核心。

一时间,殿中气氛骤然紧绷,就连三位皇子也不由得屏息凝神,眸中闪过一丝精光。

朱棣说完这句话之后,让众人反应了一会,随后继续说道:

“当然,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翰林院胡广,他是程朱理学的坚定支持者!”

这一句话,声音不大,可相较于前几句话,威力极大。

就像惊雷一般,在御书房内的十几名臣子心中,炸起了惊涛骇浪。

程朱理学?!

简简单单四个字,份量可重的很。

一时间,众人心思开始活络起来。

莫不是,皇帝要对程朱理学动手了?

洪武年间那场试图撼动程朱理学根基的风波,最终以折戟沉沙告终。

自那时起,朝堂半数官员逐渐向这一正统思想靠拢,翰林院的胡广便是其中之一。

不过,与那些动辄引经据典的言官不同,在座的人对程朱理学的态度颇为微妙,既不贸然拒绝,也不全身心投入钻研,内心深处甚至仍存疑虑,觉得这套思想体系存在弊端。

但奈何,历经数百年沉淀,程朱理学早已在朝堂上下、大江南北盘根错节,其影响力之深广,程朱理学经过数百年的深耕,无论是在朝中,还是在民间,都有着极为深厚的影响力。

这不是他们几个臣子所能摆平的事。

可现在不一样啊,陛下简简单单一句话,已经表明了,程朱理学的官员,陛下不信任。

皇帝不信任的官员,只有两个下场:

仕途到头;死。

众人虽隐约猜到陛下的意图,可心中还是有些没底。

思想之争,能像靖难一样,将反对自己的人都杀了?

这样的斗争,杀的可不是数万人,数十万,数百万都有可能!

数百万的因果……

想到这,众人不禁脊背凉,满心忧惧。

朱高炽胖嘟嘟的脸上,惊诧神色也是罕见的没有调整过来。

在来御书房的路上,他对于今晚的事情,心中已经有了猜测。

眼下看来猜对了。

但又好像没有完全猜对。

程朱理学对一个王朝是否存在祸害不说,关键是洪武帝那么强势的帝王,都失败了。

永乐一朝就行?

不仅如此,洪武帝为了平息程朱理学一派官员的纷争,甚至采取了打不过就加入的务实策略,只要这些官员不威胁朝廷统治,默许剔除程朱理学中危及军权的言论,就会根据他们能力,授予相应官职。

甚至,朝廷还允许他们撰写相关书籍。

在朱高炽看来,这般权衡利弊后的妥协实则是明智之举。

毕竟若强行对抗,极可能引家国动荡,于王朝根基不利。

犹豫了半晌,朱高炽忍不住开口说道:

“陛下,胡广虽信奉程朱理学,但是……”

朱高炽的话还没有说完,朱棣直接抬起手来,将其打断:

“朕清楚你想要说什么,朕知道胡广是一位忠臣,是一个位大明,对朕忠心耿耿的臣子!”

“当然,这一点朕并不否认。

而且自他掌管翰林院这段时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