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战国时代18(3 / 4)
之舞的节拍旋律。
10、乃:而。
经:尧时的乐曲名。
会:节奏,音节。
这是承上文“砉然”
二句而言。
意思说庖丁解牛时所出的种种声音都符合于《经》这一乐章的音节。
11、譆:同嘻,赞叹声。
善:好。
12、盖:同“盍”
(he合音):意义同“何”
。
这句意思说:解牛的技术何以竟高明到这样地步呢?
13、释:放下。
14、臣:庖丁自称。
好:爱好。
道:道理,指事物的规律。
15、进:过。
乎:于。
进乎技:已经过一般技术了。
16、始:开始,起初。
17、这句说:所看见的牛没有不是全牛的。
意思是没有能看到牛身的空隙可以进刀之处。
18、这句说:未曾见过整个的牛,这是说庖丁对于牛的全身,何处有空隙,何处有筋骨,已经非常了解,所以未曾把一头牛看成是整个的牛,而只是把它看成许多可以解剖拆卸的零件。
19、方:当。
方今之时,等于说“现在”
。
20、遇:会合,这里有接触的意思。
这句说:我以精神(跟它)接触,而不用眼睛看。
21、官知:指感觉器官如眼、耳之类。
神欲:指精神活动。
这句意思说:解牛时可以完全不用感觉器官,而只靠精神活动来行事。
22、依:按照。
天理:天然的腠理,指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
、批:击。
却:同“隙”
,指牛筋骨间的空隙。
24、导:循着。
窾(kuan款音):空穴。
指牛体内骨节间的窍穴。
25、因:依照,顺着。
固然:原来的那样。
指牛的本来结构。
26、肯:粘着骨头的肉。
綮(qi启音):筋肉聚结的地方。
肯、綮,都是使刀口钝折的地方。
尝:试,这里是指接触。
这是一个倒装句,意思说:用刀的技术高明,从不接触过使刀口钝折的地方。
这是说庖丁解牛,凡经络、肯綮的地方,都是刀刃所未曾尝试。
27、軱(gu孤音):大骨。
28、岁:每年。
更:换。
割:割肉。
和“批大却,导大窾”
者不同。
29、族:众。
等于说一般的。
折:用刀劈骨头。
庖丁的意思是:良庖和族庖换刀换得勤,因为他们不懂得牛体的结构,生割硬砍。
30、刀刃:刀口。
:出。
硎(xg形音):磨刀石。
新于硎:新从磨刀石上磨出来。
31、彼:指牛。
节:骨节。
间:空隙。
32、刃:刀锋。
无厚:没有一点厚度,形容刀口的薄而锋利。
连上句意思说: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而庖丁的刀口却薄得好像连一点厚度都没有。
33、恢恢乎:宽大的样子。
游:运转,活动。
这两句意思说:用极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之中,显得非常宽绰,刀刃有足够活动的余地了。
后人用“游刃有余”
比喻对工作极熟练,解决问题毫不费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