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战国时代22(2 / 2)

加入书签

树,生长在于淮河以北则为枳树,只是叶子相似,其果实的味道不同。”

“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水土不同。

现在人们生长在齐国不盗窃,来到楚国就盗窃,莫非楚国的水土使人善于偷窃吗?”

楚王笑答:“是不可以随便同圣人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注释:

1、左右:在身旁伺候的人。

这句说:对左右说。

2、习辞者:长于辞令的人;很会说话的人。

3、方来:正要来。

4、以:用。

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这句说:用什么办法呢?

5、为:相当“于”

这句说:当他来到这里。

6、这句说:从王的前面走过。

7、这句说:是干什么的?

8、坐:犯罪。

何坐:犯了什么罪?

9、盗:偷窃。

10、酣(han蚶音):畅快。

酒酣: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

11、吏二:两个吏役;两名公差。

文言可以不用“个”

字,白话却不能不用。

诣(yi义音):原作“往”

字讲,这里是说“走到……面前”

12、缚者:这里指“被缚者”

曷(he河音):与“何”

同义。

13、固:本来。

14、避席:离开座位。

这是表示郑重和严肃。

古时候把席子铺在地上,人坐在席上,所以座位叫“席”

15、这句说:我晏婴曾经听人讲过。

16、淮南:淮河以南。

17、枳(hi止音):也叫“枸橘”

,叶长圆形,果实酸苦,不好吃。

连上句说: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是枳树。

(现在我们知道,橘和枳是不同种的,橘化为枳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不过淮河以北的自然条件不适于橘树的生长也是事实。

18、徒:只是。

19、其:指橘和枳;实:果实。

20、然:这里作“如此”

讲。

这句说:这是什么原因呢?

21、今民:现在人们。

22、得无:莫非;或许。

、圣人:这里指晏子。

非:不。

所:可。

古书里有的“所”

字可以解作“可”

熙:同“嬉”

,戏弄。

这句说:圣人是不可同他开玩笑的。

24、寡人:古代君主的谦称,意思是说“我”

病:侮辱。

这句说: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