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战国时代28(2 / 6)

加入书签

习一会儿的收获大。

18、跂(qi企音):踮起脚。

博:广。

博见:见得广。

19、招:招手。

见者远:看见的人很远,意思是说:人们在很远的地方也可以看见有人招手。

20、疾:壮,指声音宏亮。

加疾:加强。

21、彰:清楚明白。

22、假:凭借,利用。

舆:车。

利:便利。

利足:指善于走路。

致:达到。

这三句说:利用车马的人,并不是善于走路,却能行至千里。

、楫:船桨。

舟楫:指船。

能水:能游水。

绝:横渡。

这三句说:坐船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24、生:同“性”

,指人的素质。

物:指外物。

善假于物:善于利用外物。

这里的意思是善于学习。

25、蒙鸠:鹪鹩。

26、苕:芦苇的穗。

27、完:完整。

所系者然:等于说系的处所使它这样。

28、射(ye夜晚音)干:植物名,白花长茎,生于高地。

29、蓬:草名,又叫飞蓬,茎高尺余,开小花。

30、涅:黑泥。

31、兰槐:一种香草,它的根叫“芷”

,有香气。

是:指示代词,复指根。

32、其:等于说“若”

渐(jian肩音):浸。

潃(xiu休音):溲淘,臭水。

渐之潃:等于说“渐之于潃”

33、服:佩带。

34、游:指外出游学。

就:接近,这里指结交。

士:指贤士。

35、中正:正道。

荀子在这一段里,用许多比喻来论证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有重大影响。

36、物类:万物。

起:生。

37、象:象征,反映。

又一说:象同“像”

,作“依照”

解。

这句意思说:必和他的德行好坏相适应。

38、忘身:忘记了自身的利害。

作:起。

39、柱(hu祝音):作“断”

解。

束:约束。

这两句意思说:硬物容易折断,软物易受约束。

40、构:集结。

41、施:铺陈。

若一:象一样。

这句说:铺上好像同样的木柴。

42、水就湿:指水向低湿的地方流。

43、畴(ch0u筹音):同“俦”

畴生:类生,丛生。

44、质:箭靶。

的:箭靶正中的圆心。

张:指张挂起来。

45、醯(xi希音):醋。

蜹(rui锐音):同“蚋”

,一种蚊虫。

46、立:指立身行事。

荀子在这一段里,用大量事例论证客观事物的生、展、变化有其必然的因果关系,进而论述人的荣辱、福祸,是人自己的思想言行带来的结果,说明必须努力学习。

这样,就不但强调了客观环境对人的思想的影响,也强调了主观努力的重要。

第一段提要:主要是阐明学习的目的和重要性。

47、焉:代词,(在)这里。

这四句,是古代人对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