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战国时代28(3 / 6)
然现象的幼稚理解。
48、善:好事。
神明:指精神和智慧。
圣心:圣人的思想。
这三句意思说:不断地做好事养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和智慧就得到展,圣人的思想就具备了。
49、跬(kui傀音)步:半步。
古时以一足举一次为一跬,两足各举一跬为一步。
古人所谓一跬,等于今天所谓一步。
50、骐骥:良马名。
51、驽马:劣马。
十驾:马拉车一天叫一驾,十驾也就是积十天的路程。
52、功:成功,指至千里。
不舍:不止,这里指不停止前进。
53、锲(qie窃音):雕刻。
这两句说:(如果)雕刻一下就停止,朽木也不能断。
54、镂(10u陋音):雕刻。
这两句说:(如果)坚持不懈地刻下去,金石也可以刻穿。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后来成为成语,表示勤勉不息之意。
以上两个分句都是假设关系的分句。
两个分句间的意义关系,文言里常常不用关联词表示。
55、埃:细土,尘。
黄泉:浊水,地下的泉水。
一:专一。
56、跪:协的腿。
螯:节足动物前面的钳夹。
57、蟺:同“鳝”
,即黄鳝。
这句意思是:不靠水蛇鳝鱼的洞穴,就没有藏身的地方。
古人认为螃蟹自己不打洞,其实螃蟹也能弄个窝。
58、躁:浮躁,不专一。
59、冥冥:与下文的“惛惛”
都有精诚专一或埋头苦干的意思。
60、昭昭:明辨事理。
下文的“赫赫”
有显着的意思。
这两个分句的意思是:所以对学习不专心致志,就不能达到融会贯通;不埋头苦干,就不能得到显着的成绩。
61、衢道:歧路。
62、事:侍奉。
不容:不被双方所宽容。
63、两视:同时看两样东西。
明:看得清楚。
64、聪:听得清楚。
65、螣(teng腾音)蛇:据说是龙类,能兴云雾而游于空中。
66、鼫(shi石音)鼠:形状象兔子。
技:技能。
穷:有“困窘”
的意思。
据说这种鼠“能飞不能上屋;能缘(爬树)不能穷木(爬到树顶);能游不能渡谷;能穴(挖洞)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
,所以说“五技而穷”
。
这句意思说:鼫鼠有五种技能,但是都不能精通。
67、《诗》曰:见《诗经?曹风?尸鸠》。
68、尸鸠:即布谷鸟。
尸鸠喂小鸟,平均对待,始终如一。
69、淑人:善人。
仪:仪表,指人的行动举止。
70、如心结:指心之坚定专一。
71、这句意思说:君子为学或工作应把精神集中在一点上。
荀子用大量比喻,论证学习要专心一意,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72、瓠(hu户音)巴:楚人,古代善弹瑟的人。
相传他弹瑟时,能使鸟舞鱼跃。
沉鱼:沉在水底的鱼。
73、伯牙:楚人,古代善弹琴吧的人。
六马:这里指很多马。
秣(0末音):饲料。
仰秣:马吃草时把头抬起来。
以上二事比喻学有专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