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我国封建社会南北朝时期16(1 / 2)
南北朝时期的作家及其作品
谢朓
小传: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南朝齐代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
他和谢灵运是同族,所以有小谢之称。
曾任宣城太守等职,因而又称“谢宣城”
。
谢朓生活在黑暗的现实环境中,尽管他想明哲保身,最后仍不免被害。
死时年仅36岁。
谢朓是齐代的优秀诗人,他和沈约等人共同开创了“永明体”
。
他的诗对于黑暗现实和仕途流露了畏惧和不满的情绪,
他的山水诗成就很高,不但彻底摆脱了玄言诗的影响,而且更为清俊秀丽。
但是诗总的说来,表现的生活面毕竟窄了一些。
有《谢宣城集》五卷。
谢朓的主要着作
1、《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原诗: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
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
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
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释义:
这诗是作者从南京出任宣城太守时,途中所作。
先写江行所见景色,后写出仕外郡也未始不可喜。
诗中表露了远离京城,可以远害全身的思想,则是消极的。
其中“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一联,意境新颖,刻划传神,揭示了自然界所蕴含的美,使人叹赏。
译诗(参考):
逆水行舟向西南,
大江奔流向东北,远走西南舟行逆。
天际隐见船归京,苍烟岸树辨依稀。
旅途疲倦思恍惚,孤游经历已多次。
今到宣城遂官意,符合幽隐之情趣。
从此离开污环境,新爱生活将开始。
己虽无美德高行,如玄豹远害幽栖。
注释:
1、宣城:今安徽宣城县。
新林浦: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
板桥:在南京市西南方,新林浦南。
2、永:长。
归流:指长江。
江水向东流入海,所以称归流。
骛(91u务音):奔驰。
3、归舟:归向京城(指齐的京城,今南京市)的船。
4、遥遥:心情恍惚的样子。
屡:频繁。
5、怀禄:怀恋禄位。
协:适合。
沧洲:是沧江幽僻之地,隐者喜居。
6、嚣尘:嘈杂的尘世。
赏心:指自己心里喜悦的事情。
7、玄豹姿:玄豹的姿质,……藏而远害。
谢朓的主要着作
2、《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原诗: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释义:
这诗写登三山所见美景,和遥望京邑所引起的思乡之情。
全诗景物描写生动,其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一联尤为出色,是历来传颂的名句,
曾为李白所称道:“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译诗(参考):
王粲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