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我国封建社会隋唐时代35(2 / 2)
由长安通往西北的必经之路。
5、干:冲犯。
6、点行:按照名册顺序抽丁入伍。
频:频繁。
7、十五、四十:均指年龄。
防河:在黄河以北设防。
营田:即古代的屯田制,平时种田,战时作战。
唐时也广为采用。
8、里正:里长。
与裹头:替征丁裹头巾,表示征丁年幼,与上文“十五”
呼应。
9、武皇:汉武帝。
这里借指唐玄宗。
开边:用武力开拓疆土。
“意未已”
:犹言“野心未止”
。
10、汉家:指唐朝。
山东:指华山以东之地。
唐朝潼关以东有七道,共217州,这里约据成数说“二百州”
。
但诗中实际指关中以外的所有地区。
荆杞:荆棘、枸杞:野生灌木。
这里描写田园荒芜的景象。
11、无东西:指庄稼长得杂乱不堪,行列不整。
12、秦兵:关中兵。
13、长者:征夫对杜甫的尊称。
役夫:征夫自称。
14、且如:就如。
休:停止征调。
关西卒:即指这次被征入伍的秦兵;一作“陇西卒”
,则指驻戍在陇西的士兵未得遣还。
15、信知:确知。
比邻:近邻。
重男轻女是旧时代一般的社会心理,这里写因战死而造成的反常现象。
16、青海头:即青海边。
原为吐谷浑之地,唐高宗时为吐蕃所占,以后数十年间和吐蕃的战争大都在这一带生,唐军死亡很多。
啾啾:古人想象中鬼的呜咽声。
末四句是征夫的继续申诉,以申述“生男埋没随百草”
句意。
hai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