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我国封建社会隋唐时代54(1 / 2)
作家及其作品
十六、白居易
小传: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下邽(gui规音)(在今陕西渭南县境)人。
800年(元和十年),李师道、王承宗遣人刺杀宰相武元衡,居易上书请即捕贼,为当政者所恶,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
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
出任杭州、苏州刺史,又内召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部、太子少傅等职。
以刑部尚书致仕。
有《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的诗除了他自己所谓“闲适”
诗外,最有价值的还是早年所写的许多讽喻诗,其中最有名的如《秦中吟》十,《新乐府》五十等,谴责宦官、藩镇互相勾结,危害人民和国家。
他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特别鲜明突出,前后脉络联系,达到叙事诗的空前的熟练程度,开辟了歌行体的新道路。
白诗的风格,深入浅出,以平易通俗着称。
尤其是古体诗,意到笔随,没有雕琢拼凑的痕迹。
白居易的作品
1)《轻肥》
原诗: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尊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释义:
本诗揭露当时达官显宦们的骄横气势和他们生活的阔绰、豪奢。
正当他们“食饱”
、“酒酣”
之际,而江南却是大旱饥荒,老百姓饿到人吃人的地步。
反映了对权势者的不满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作者采取把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生活作强烈对比的手法,揭示全诗的主题思想。
译文(参考):
题意:《衣轻裘,乘肥马》(喻达官显宦生活阔绰豪奢)
一路骄横、趾高气扬,鞍马光照纤尘。
有人好奇问是谁,原来是朝中的大臣。
系着朱红绶带的是大夫,佩戴紫色绶带的是将军。
兴高采烈赴军中宴,快马加鞭犹如彩云。
壶罐满溢着九酝美酒,宴席上摆满水陆产的猩唇、熊掌等八种食珍。
剥开洞庭甜橘尝,细切天池鲜鱼品。
饭饱心舒畅,酒足气如神。
可这一年江南闹旱灾,衢州竟然惨致人吃人!
注释:
1、本诗是《秦中吟十》中的第七,韦谷《才调集》题作《江南旱》。
轻肥:出自《论语?雍也》:“乘肥马,衣轻裘。”
这里用来指达官显宦,兼喻其生活阔绰、豪奢。
2、第一句写大官僚趾高气扬、招摇过市、不可一世的霸风。
3、第二句说:漂亮的鞍马,光照纤尘。
形容其豪华显赫。
4、何为者:干什么的。
5、内臣:指皇帝左右的宦官。
6、绂(fu伏音)、绶(sh0u受音):古代系印纽或佩玉的丝绳,官阶高的用红色或紫色。
7、夸:夸耀。
中军宴:一作军中宴。
8、樽罍(n1ei尊累音):盛酒的壶罐。
九酝(运音):美酒名。
9、水陆:统指水、陆所产各种美食。
罗:罗列,摆满。
八珍:指猩唇、熊掌等八种珍贵的食品。
10、洞庭橘:江苏太湖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