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认 凭什么外国封锁、科学争论、别人犯蠢,我们就得凑合着用次等品(3 / 4)

加入书签

,而姐姐看到的是蛋清背后微观世界里“毛线球”变成“网”的神奇过程。

    “那为什么12天后,这张‘网’就破了呢?”贺瑾立刻抓住了关键。

    “问得好!”

    王小小投去赞许的目光,“这就是核心。第一,因为这网不够结实,蛋白质之间的交联程度不够。第二,因为空气里有‘小偷’。”

    “小偷?”

    王小小又在纸上画了一些奇形怪状的小东西,“微生物!细菌、霉菌,它们会把你这张‘蛋白质网’当成食物,慢慢地分解、吃掉。所以你的护目镜最后会发霉、变质、脱落。”

    王小小就这样,以“生物护目镜”为核心案例,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材料学的知识打碎了、揉透了,喂给贺瑾。

    她讲的不是孤立的知识点,而是一个完整的、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的知识系统。

    贺瑾的世界仿佛被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他之前所有的实践操作,那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困惑,此刻全都有了理论上的归因和解释。

    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豁然开朗之感。

    “所以,要延长寿命,方向就两个:1. 让这张‘网’变得更结实。2. 赶走或者杀死那些‘小偷’。”贺瑾总结道。

    “小瑾你真是天才!”王小小才!!!四天呀!!

    王小小由衷地夸赞他,“一点就通!那你想,蛋黄在这里面可能扮演什么角色?”

    贺瑾盯着蛋黄,思维飞速运转:“蛋清是蛋白质,蛋黄里有油脂!油可以防水,是不是可以让‘网’的更密?而且油会不会让‘小偷’不喜欢?”

    王小小鼓励道:“大胆假设,非常好!接下来,就是小心求证。这就是你接下来要做的实验设计:对照组、实验组、变量控制……这些,我明天教你。”

    四天高强度的灌输下来,贺瑾的眼神变了。

    不再是之前的委屈和迷茫,而是一种拥有了“武器”后的清澈和自信。

    他现在想的,已经不是如何凑够20天,而是如何验证姐姐的理论,如何编织出一张能让“小偷”无从下嘴的、超级坚固的“网”。

    王小小在教完贺瑾后,禁闭结束。

    她站在办公室门口,看着贺瑾抱着一堆写满公式和猜想的稿纸,小脸放光地冲向临时实验室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

    在决定全力教授贺瑾那些超越时代的知识时,她就已做好了心理准备,她几乎是在主动暴露自己最大的秘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