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章 秦攻四域(1 / 3)

加入书签

    广袤的阴山南北、河套平原,再无胡马嘶鸣。巨大的长城防线,其军事压力骤然减轻。朝廷迅速在此设立新的郡县——如云中郡、九原郡北部的新区划,大批来自关中的移民,在军队的保护下,开始进入这片曾经的战场,垦荒放牧,建立城邑。帝国的北方边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战略纵深和安全保障。北疆的威胁,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已被基本解除。

    西方:

    蒙恬兄弟的西征,则是一场辉煌的战略扩张。楼兰的臣服与大宛的覆灭,产生了极强的震慑效应。西域诸国,从车师、龟兹、焉耆,到更远的疏勒、于阗,甚至中亚边缘的康居、大夏等邦国,无不望风披靡,纷纷遣使纳贡,表示臣服。强大的秦军骑兵巡逻队,开始常态化地出现在葱岭(帕米尔高原)脚下。

    一条以秦军武力为后盾、前所未有的安全与畅通的“丝绸之路”被彻底打通。咸阳通往西域的驰道和铁路终点站不断向西延伸,沿途驿站、兵站林立。帝国的商人、使者、移民,开始沿着这条黄金通道,源源不断地西进。同时,西域的葡萄、苜蓿、胡乐、杂技,乃至各种奇珍异宝,也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输入中原。西域都护府正式设立,驻军屯田,代表大秦行使着对这一广阔区域的管辖权。帝国的影响力,第一次如此深入地投射到中亚腹地。

    南方:

    李信经历的南征,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丛林鏖战。雒越王庭的陷落,标志着百越之地有组织的抵抗彻底终结。尽管在偏远的山区、密林深处,小规模的骚乱和部落冲突仍会偶尔发生,但已无法撼动大局。

    象郡、桂林郡、南海郡等新设立的郡县机构开始有效运转。来自中原的官吏、学者、工匠、商人紧随军队之后,进入这片新土。他们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铁制农具、医药知识,开始垦殖荒地,兴修水利,教化当地越人学习秦语秦法。虽然文化融合的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