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章 秦攻四域(2 / 3)
程必然漫长且伴随阵痛,但毁灭性的战争之后,重建与同化的进程已经不可逆转地启动。帝国的影响力越过五岭,真正覆盖了岭南的广大地区,获得了通往南海的出海口和丰富的热带资源
西南:
章邯的西南之征,则是一场耐心与毅力的比拼。没有决定性的辉煌战役,有的是一座座堡垒的建立,一条条道路的延伸,一次次与吐蕃部落的谨慎接触和谈判。通过持续的军事压力、怀柔分化以及经济贸易(用盐铁布帛交换吐蕃的牲畜、药材),秦军成功地在高原东部站稳了脚跟。
数个规模宏大的都督府在战略要地被建立起来,它们不仅是军事要塞,更是行政中心和贸易据点。帝国的驻军虽然不多,但凭借坚固的工事和强大的后勤,足以维持秩序,镇压任何不安分的部落。吐蕃诸部并未被完全武力征服,但其中最强大的几个部落联盟已承认大秦的宗主地位,接受册封,承诺不再侵扰边境,并开放贸易通道。帝国的西南边陲,获得了一道坚实的缓冲藩篱,通往南亚次大陆的潜在通道也被悄然打开。
四方的捷报如同雪片般飞入咸阳,整个帝国都沉浸在开疆拓土、国势鼎盛的狂欢之中。嬴政在咸阳宫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庆典,封赏功臣,大赦天下。帝国的版图空前辽阔,东至大海,西逾葱岭,南尽北向户(指岭南),北抵大漠,真正实现了“日月所照,江河所至,莫非王土”的旷古伟业。
然而,在这盛世蓝图之下,隐忧也开始悄然浮现。
巨大的战争消耗和后续的建设投入,几乎掏空了之前以来积累的财富,虽然新土地的资源未来可期,但眼下财政压力巨大。
对新领土的移民和控制,需要投入海量的行政资源和军队,帝国的人才和管理体系开始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南北文化的差异、中原与边疆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