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若向三国觅君臣,李郎才气配刘(6 / 13)

加入书签

; “吾自归曹氏以来,方要与曹公勠力同心,怎敢畏强投敌?”

    “况曹公明哲,必能定天下。”

    “袁氏虽然强盛,而统率无方,用人不贤。”

    “终必为曹公所擒也,吾以死亦不怀二心!”

    这名袁使也未想到李通性情竟如此刚烈,乃出言劝慰道:

    “目今海内鼎沸,刘氏衰微。”

    “吾家四世公辅,百姓所归。”

    “上合天意,下应民心,乃天命所归也。”

    “将军又何必逆天而为?”

    “况袁公起六十万大军于官渡,曹操、刘备手中不过三、四万人,如何能与之相抗?”

    “河南虽有小胜,终必为袁公所败。”

    袁使有条不紊地为李通进行分析,他的发言从容不迫,自信发自于内心。

    “今天下大乱,英雄并起,必有命世。”

    “而能息天下之乱者,此智者所详择业。”

    “常言道,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袁公雄才伟略,智不世出,天下何人可及?”

    “若将军一意孤行,待袁公灭了曹操,扫平汝南。”

    “君及妻父母妻儿,又当何以自处?”

    “唯君详虑之!”

    袁使认为李通投靠曹操的时间不长,没道理对曹操忠心耿耿。

    不想李通却勃然大怒,按剑叱道:

    “古人云,一女不事二夫,一臣不事二主。”

    “吾既投曹氏,焉能再投袁绍?”

    “况袁氏兵马虽众,亦未必能破曹公。”

    “纵兖州失守,还有颍川,颍川若失,还有汝南。”

    “汝南再失,我们还能去投靠刘徐州。”

    “只要一息尚存,李某绝不投降!”

    言讫,李通一剑砍死袁使,将其头颅割下。

    叔父大惊,忙道:

    “贤侄糊涂啊!”

    “目今袁氏势大,贤侄纵不投袁,又何必杀其来使?”

    李通面色一沉,正色道:

    “既已决心抗袁,就不该落人以柄。”

    “吾杀袁使,好使曹公不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