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孝期深研(3 / 3)

加入书签

片枯黄,随风飘落。慕容云泽处理完一桩关于西北边关互市纠纷的棘手事务后,倍感疲惫,信步来到了漱玉轩。

    夏玉溪正坐在窗下,对着一卷《九州郡国利病书》蹙眉思索,手边还摊着她用“简法”绘制的西北边境简图,上面标注着山川关隘和部落分布。见他进来,她连忙起身相迎。

    “在看什么?”慕容云泽在她身边坐下,目光落在书卷和地图上。

    “回陛下,在读一些关于西北地理风物的记载。”夏玉溪轻声答道,“臣妾愚钝,见书中说此地水草丰美时节与匮乏时节差异极大,各部族常因争夺草场生隙,就在想,此次互市纠纷,是否也与资源分配、或是季节变换带来的生计压力有关?”

    慕容云泽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刚处理的这起纠纷,奏报中各方互相指责,言辞激烈,但底层原因确实涉及草场划分和贸易时间点的问题。他没想到夏玉溪仅凭阅读典籍,就能联想到这一层。

    “你倒是想到了点子上。”他叹了口气,将案子的复杂情况简要说了一遍,“……表面是争利,实则关乎生存。”

    夏玉溪认真听着,沉吟道:“若是如此,或许……除了严惩挑衅者,更需与各部首领会盟,重新厘定放牧界限和互市规则,使其更公平,并助其规划应对灾荒之年?一味压制,恐非长久之计。”

    慕容云泽深深地看着她,烛光下,她专注思索的侧脸显得格外沉静动人。他伸出手,轻轻握住了她放在书卷上的手,低声道:“溪儿,有时朕真觉得,你若是男儿身,必是朕的股肱之臣。”

    夏玉溪脸颊微红,垂下眼帘:“陛下谬赞了。臣妾不过是胡乱揣测,陛下自有圣断。”

    “不,”慕容云泽摇摇头,语气郑重,“你的许多想法,虽出于闺阁,却往往直指要害,充满智慧。这孝期……倒是让你有了静心深研的机会。”

    夏玉溪抬起头,迎上他深邃的目光,心中暖意融融:“能替陛下分忧万一,是臣妾的福分。”

    窗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两人执手相望的身影。孝期的清冷与压抑,仿佛在这一刻,被一种更深沉的理解、信任与期待所驱散。他们都在等待,等待孝期结束的那一天,等待一个全新的开始。而这段看似沉寂的岁月,正悄然为那个未来,积蓄着最为深厚的力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