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朝堂风云起(3 / 4)
顾礼仪,情绪激动地说道,“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怎能仅凭您的信任,就将如此重任托付给一个毛头小子?”
宋徽宗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紧紧盯着李邦彦,眼中闪过一丝怒火。“李邦彦,你莫要忘了自己的身份!朕是这大宋的皇帝,朕的决定,容不得你质疑!”
朝堂上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宋徽宗的怒火震慑住了。李邦彦低着头,身子微微颤抖,不敢再言语。
“陛下,臣等只是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着想。”王黼见气氛紧张,连忙出来打圆场,“还望陛下三思啊!”
宋徽宗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朕意已决,此事无需再议。赵翊的任命,就此确定。”说着,他拿起桌上的玉笔,在任命书上重重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盖上了玉玺。
朝臣们见此,皆是无可奈何。在这个封建王朝,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他的决定,无人能够改变。
他们只能选择沉默,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然而,宋徽宗似乎并不打算就此结束。他看着下方沉默的朝臣,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众爱卿,朕还有一事要宣布。”
朝臣们闻言,皆是心中一紧,不知道宋徽宗又要做出什么惊人的决定。
“朕决定,在后宫设置东宫和西宫。向妃晋封为东宫皇后,王皇后为西宫皇后。”宋徽宗的声音再次响起,如同一声惊雷,在朝堂上炸开。
这一次,朝臣们的反应更加激烈。他们纷纷出列,跪地劝谏。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后宫之事,关乎国本,陛下不可任性而为!”“向妃虽贤德,但如此分封,恐会引起后宫纷争,扰乱朝纲啊!”
宋徽宗看着下方跪地的朝臣,心中的怒火再次燃起。
他不明白,这些朝臣为何总是要干涉他的决定。在他看来,这后宫是他的家,他有权决定一切。
“够了!”宋徽宗愤怒地一拍龙椅扶手,大声吼道,“朕已决定,尔等有异议也没用。
这是后宫事务,尔等没有干涉的权利!”说完,他站起身来,拂袖而去,只留下满朝文武在朝堂上面面相觑。
赵翊退朝后,正准备离开,却见李纲等人向他走来。
李纲身材高大,面容刚毅,眼神中透着一股坚定与睿智。
他身后跟着一群年轻的将领,他们个个英姿飒爽,眼神中充满了对赵翊的敬佩与期待。
“恭喜赵统领荣任全国兵马大元帅一职。”李纲走到赵翊面前,双手抱拳,行了一礼,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
“是啊,赵元帅。您日后定能带领我大宋将士,抗击金兵,保我大宋江山太平。”其他将领也纷纷向赵翊祝贺。
赵翊微笑着一一答谢,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激。“多谢各位将军的支持与信任。赵翊定当不负众望,为我大宋江山鞠躬尽瘁。”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赵翊表示祝贺。一些朝臣从他身边走过时,故意拂袖而过,眼神中充满了不屑与敌意。
对于这些,赵翊只是一笑而过。他心中清楚,在这个复杂的朝堂上,想要站稳脚跟,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实力和胸怀。
“如果他们安安稳稳的,我不会为难他们。但如果他们不守规矩,再来招惹我,我也不会手软。
”赵翊心中暗暗想着,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寒光。
在这些反对的朝臣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与王皇后及皇太子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
多年来,王皇后在后宫中稳坐中宫之位,凭借着自己的聪慧与谋略,在朝堂上也建立了自己的势力。
她与一些朝臣相互勾结,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而皇太子作为皇位的继承人,自然也得到了这些朝臣的支持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