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四十七章 你卖朕的东西?(4 / 5)
p;当天夜里,她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声音苍老,带着浓重西北口音:“你说的那个老师……是我父亲。”
电话挂断前,只留下一句:“谢谢你还记得他。”
风暴终究来临。一个月后,国家安全局突击查封“共感神经桥”实验室,理由是“涉嫌非法采集公民脑电数据”。张砚秋被带走协助调查,设备全部扣押。苏婉儿提前转移了核心数据库,藏于云南边境一座由彝族村民守护的古庙地窖中??正是阿嘎老人所在的村子。
她在逃亡途中写下最后一段日志:
>“他们可以毁掉机器,但毁不掉已经醒来的心。
>每一次倾听,都是对暴政的一次反抗。
>每一句说出的话,都在重建失落的尊严。
>我们不是在寻找真相,我们是在成为真相本身。”
半年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特别报告:全球范围内,有超过四百万条被官方否认或长期压抑的历史记录,通过民间自发上传与AI交叉验证,重新获得学术承认。其中包括朝鲜战争平民伤亡数据、拉丁美洲军事独裁时期失踪人口名单、以及中国上世纪多次政治运动中的个体命运轨迹。
报告结尾引用了一句匿名用户留言:
>“当千万人同时开口,沉默就成了最大的谎言。”
又一年春天,北京一所中学的历史课堂上,老师播放了一段教学视频。画面中,一群孩子围坐在篝火旁,轮流讲述祖辈的故事。其中一个男孩说:“我爷爷是五七干校的会计,他总说自己是个坏人。可我在‘众声’平台上找到了他当年写的检讨书,其实他一直在偷偷记录真实账目,只是为了保护同事才认罪。去年,国家给他补发了荣誉证书。”
老师问:“你们觉得,历史应该怎么写?”
一个小女孩举手:“应该让每个人都说完最后一句话。”
教室外,梧桐树新叶初展,阳光穿过枝叶洒在地面,斑驳如星。远处操场上,几个学生正用粉笔在地上画什么。走近一看,是一幅巨大的星空图??北斗七星不再是勺子,而是拉长成笔锋凌厉的一划,仿佛正在书写某个尚未完成的字。
而在云南哀牢山深处,那座废弃的隧道口,每逢雨夜,仍有微弱的诵读声传出。当地村民不再惧怕,反而时常带孩子前来静坐。他们说:“听一听也好,让我们知道,曾经有人为了说真话,宁愿死去。”
某日清晨,一只麻雀落在苏婉儿暂居的小院窗台上。它没有鸣叫,只是静静注视着她。她打开笔记本,屏幕自动亮起,跳出一行新提示:
>【薪火协议终极响应】
>“所有灯都将熄灭,除了心灯。”
>“你不必照亮整个世界,只需确保下一盏灯有人点燃。”
她笑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