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九十八章 朱元璋的心思(1 / 6)

加入书签

    武英殿。

    御案之上摆着四堆文书,其中有一堆高过其他,至少有二十份文书。

    伸出手,展开,扫视,丢了回去。

    朱元璋看向朱标,指了指文书堆:“这些可都是弹劾顾正臣的公文,这个小子还真是敢胡来,朕信得过他,没让他拿出东征方略,没想到,转身他便做出了这般天怒人怨的事!”

    朱标上前,翻看下弹劾公文。

    内容大同小异,弹劾顾正臣所作所为,非人所为,有伤天和等等。

    朱标叹了口气:“父皇,相对这些,儿臣更在意公开的马克思......

    春雪无声,覆在钟山书院的屋脊上,像一层薄纱。顾正臣坐在案前,手中那封密信已被火漆重新封好,置于紫檀木匣之中。香炉里青烟袅袅,一缕幽淡的沉水香气弥漫室内,压住了纸墨间的血腥气。

    他闭目良久,忽然轻声道:“陆炳。”

    门扉轻响,陆炳已立于帘外,靴底沾雪,却未留下半点湿痕。“大人。”

    “高燧之信,你可曾让第三个人看过?”

    “未曾。”陆炳低首,“属下亲自查验后即刻呈递,连文书房抄录都未准许。”

    顾正臣睁开眼,目光如刃:“那就让它永远只存在于你我之间。对外宣称俘虏口供混乱,所言皆虚;对内……传我令谕,‘夜巡司’即日起升为一级警备,所有进出京城五品以上官员亲属、幕僚、仆役,皆需登记行踪七日以上。若有擅离职所、私自联络边镇者,格杀勿论。”

    陆炳心头一凛:“您怀疑朝中有高燧旧党?”

    “不是怀疑。”顾正臣缓缓起身,走向墙边悬挂的舆图,“是确信。这封信若只是伪造,不会用‘墨尘未死’四字??那是影炉院最高机密,唯有当年参与剿灭行动的核心人物才知。而能接触到此等情报之人,不在江湖,而在庙堂。”

    他指尖点向居庸关外那座古烽燧的位置:“他们选在这里点燃‘玄鸟灯’,不是偶然。此处地势险要,又是京北驿道咽喉,一旦起火,不仅是信号,更是挑衅。但更重要的是……它靠近太庙别院。”

    陆炳瞳孔骤缩:“您的意思是,他们想借‘龙渊再燃’之名,动摇宗庙正统?”

    “正是。”顾正臣冷笑,“建文帝是否还活着,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要让天下人相信:当今皇权并非天命所归,而是篡逆之后。他们不要江山,只要人心崩塌。只要百姓开始质疑‘谁才是真龙’,新政便寸步难行。”

    窗外风起,吹动檐角铜铃,叮咚作响,仿佛远古战鼓回荡。

    “陈默那边可有消息?”顾正臣问。

    “三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